浙江省100多萬名師生同時在線學習,讀懂百年前那批熱血青年的初心
2021-04-21 15:08:30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聽新聞

100年前,中國革命的紅船從浙江嘉興南湖啟航。今天,一堂在浙江嘉興南湖畔和嘉興學院錄制的思政課開播,讓聆聽的年輕人“回到”百年前,讀懂百年前那批熱血青年的初心。浙江省100多萬名師生同時在線學,全國多地團員青年可同步聆聽。

這堂紅船邊的思政課,是“邊走邊唱·沿著高速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之一,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浙江省教育廳、中國青年報社主辦,浙江高校思政名師、黨史專家、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親屬和青年代表等共同參與,從歷史和當下兩個維度,重溫紅色歷史,講述百年變遷,宣示奮斗使命。

中國青年報社相關負責人說,選擇嘉興為思政課錄播現場,不僅因為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之地,更因為經過不懈奮斗,這里的農民人均收入在全國最高、城鄉差距在全國最小。嘉興的百年故事里有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也能向當代的年輕人講清楚社會主義為什么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是思政教育最生動的案例。

這堂思政課從重走黨的“一大路”開始。走過宣公弄、東門橋、獅子匯渡口、春波門、大年堂等標志路段,嘉興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南湖區志》主編董雄,團湖市委副書記(兼職)潘柘成給青少年講述了百年前的那段崢嶸歲月與嘉興的滄桑劇變。

南湖上有一種絲網船,也稱畫舫,做工精巧、結構考究,常被用來供游人在湖上游覽。1921年8月初的一天上午11時許,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南湖一艘畫舫上進行了最后一次會議,會議直到18時結束,開了整整7個小時。

這個細節,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副館長蔣臻熟稔于心,但面向百萬名青年宣講時,他依然心潮澎湃。他說,這艘船上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和第一個決議,建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

“會議結束時,13名代表說共產主義萬歲!中國萬歲!馬克思主義萬歲!”講到這里,蔣臻提高了聲音。

中共一大會議代表中有個“28歲現象”,代表共計13人,均年齡28歲。嘉興學院青年思政教師李云波在紅船邊說,100年前,正是這批年輕人,在最緊要的關頭,以強大的信念和意志力,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啟了中國歷史的嶄新篇章。

站在南湖紅船邊,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的長孫、浙江大學教授王明華激動地說,100年來,黨領導全國人民頑強奮斗,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從貧窮落后、任人欺負的國家,變成繁榮昌盛的偉大國家,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年輕一代,要聽黨話、跟黨走,把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好,第二個百年的任務更加繁重,就交給你們了。”王明華說。

“不要忘記共和國是紅色的。”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渠長根說,一代代共產黨員要不忘初,牢記使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革命精神繼承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

什么是建黨初心?何為紅船精神?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會計學專業2002班歐陽雨婕聆聽了這堂紅船邊的思政課后說,嘉興學院紅船精神研究中心康文龍老師的講解,使她對中國共產黨、對嘉興南湖、對紅船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

這堂思政課還節選了嘉興學院創作的舞臺劇《初心》。在劇中扮演青年毛澤東的學生齊鵬博說,兩年前,他第一次觀看《初心》時激動得熱淚盈眶。后來有機會出演這部劇時他發現,臺下不少觀眾眼里有光。

高徐陽是《初心》劇中王會悟的扮演者。她說,作為革命先輩的扮演者,她一次次用心體會先輩心中的那份堅持,她也愿意把這種感悟傳給學妹學弟,讓他們把《初心》演下去,讓這種精神感染更多人。

“《初心》生動演繹了紅船如何啟航、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上海外國語大學嘉興秀洲外國語學校710班學生張浩然說,當劇中人物敬最后一杯酒時,全場沸騰,為歷經苦難誕生的黨、為現在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巨龍,為14億中國人熱血沸騰。

“一曲旋律勾起一段回憶,一首老歌記錄一個時代。”杭州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74班林邑多、溫州大學19小教1班任可爾等參加了思政課收尾的大合唱,他們說,當代年輕人享受著革命先烈奮斗得來的幸福生活,有責任、有義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接續奮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強國一代有我在》是感恩先輩,也是宣示使命。

浙江省教育廳黨委副書記干武東說,希望公開課能加深同學們對中國共產黨歷史的認識,在“紅船精神”的引領下堅定理想信念,胸懷星辰大海,乘風破浪,不負韶華,奮力扛起歷史使命,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人的時代新人,更好地把握今天,開創明天,贏得未來。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