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課后服務變成“官方補課”
2021-04-28 14:50:38 來源:半月談
1
聽新聞

晚放學可降校外培訓虛火?“雙減”階段課后延時服務調查(上)

近期圍繞“在校時長”熱議不斷。高關注度的背后,直觀體現了家長苦“三點半”放學久矣的訴求,更折射出縮減在校時長導致總體教育負擔增加這一痛點。針對此,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全覆蓋,時間安排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由此,義務教育進入減少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階段。但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課后延時服務仍有“雷點”需要解決。

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的小學全面開啟“三點半課后服務”,設有多種課程供學生選擇。

1

家長一邊喊著受不了,一邊卻又不報名

長期以來,校內減校外增、提前放學提前補受人詬病。學校減少的學習時間不僅沒能減少負擔,反而變相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了社會負擔。近年來,從學界到公眾都開始呼吁——“真減負就該恢復在校時長”。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深圳經過3年試點后,已推動在全市中小學開展免費課后托管;北京順義出臺了相應政策,把中小學課后服務延長到晚上7點;南京的彈性離校已經實施了多年。

半月談記者調查中發現,局部改革起到一定作用,卻難以徹底解決“三點半”放學之苦。比如,某率先試點的省會城市,幾年過去課后服務參與率一直不高,很多家長一邊喊著受不了,一邊卻又不報名。

家長齊女士對半月談記者說,女兒小學二年級時,學校通知“家庭確實接送困難的可課后托管”,她報名了。然后女兒回來說:“老師說,只有真的特別困難才能托管。”她跟別的家長溝通后恍然大悟。“說白了,老師們認為課后托管是加班。我們做家長的還是識趣點,我后來報了個小飯桌負責接放學,或送往下一個培訓班。”

2

警惕三大焦點變雷點

專家認為,當前已進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階段,改革大方向是正確的,但仍有三個焦點問題需關注。

焦點一:自愿參與還是統一執行?

增加在校時間關鍵在于“統一”。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研究員王捷認為,自愿參與很動聽,體現對家長和學生選擇權的尊重。但是,校外培訓“過熱”背后是獎勵勤奮的文化傳統和文憑社會人們對社會分層的焦慮,大多數家長難免陷入囚徒困境,即“如果別人家的孩子在補習,我家孩子不補就會在升學中吃虧”。只要存在這種普遍擔憂,“自愿”就會變為“被自愿”或“不情愿”。

囚徒困境不僅困擾家長。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一位負責人坦言,當前的教育評價體系下,學校甚至地區之間都存在升學競爭的壓力,校領導和教師、基層教育主管部門也擔心“如果外校或外地的孩子在補習,我校或本地不補,升學率會受到影響”。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西城門小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跆拳道。 何五昌 攝

焦點二:財政埋單還是家長承擔?

專家認為,新增的校內課后服務屬于公共物品,其運營成本應當主要由政府財政承擔,免費或低價向所有學生提供。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廣州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岳經綸說:“應順應在線教學趨勢,由學校盡量通過線上課程遞送課后服務以減少成本,同時結合線下一對一和一對多輔導,以保證教學效果。此外,響應國家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中小學等教師隊伍的要求,新增師資力量,加強課后延時服務供給能力。”

但也有教育工作者認為,完全由財政埋單也不現實,應基于各地已有基礎研究更具個性化的實施方案。例如,廣州在2018年就嘗試市場化課后延時服務,采取多種模式,可學校自行組織,由學校教職工直接管理;也可以政府采購的形式,向第三方社會機構采購服務,學校負責統籌和監督;或學校與第三方社會機構合作共同開展;以及學校統籌街道(社區)、志愿團體、家長委員會等社會資源開展。廣州校內課后服務產生的成本由政府、學校、家長等共同承擔。

焦點三:哪些課該進“加時區”?

在現有基礎上延長學生的在校時間,面臨的關鍵問題就是新增在校時間里教什么?現有的課后服務能力應當把重點放在哪里?對此大多數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希望,能夠增加素質教育相關課程,而非重走應試教育老路。

南京曉莊學院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長任其平教授說,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學習負擔過重已經造成了青少年厭學、親子關系緊張等心理危機,恢復的在校時間不能演變為新一輪的補課,課程設計應當以德、體、美、勞教育等素質教育課程為主。

陜西省寶雞市三迪小學的學生下午放學后進行合唱訓練。 劉瀟 攝

3

避免課后服務變成“官方補課”

進入“雙減”時代,課后延時服務將有三方面重大轉變:從解決部分家長接學生的困難,到吸引所有學生參加;從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務,到開設豐富的興趣課拓展學生素質;從校內減負,到學校教育提質增效整體減負。

隨著大量的校外培訓需求將轉回校內,不同家庭眾口難調,給學校的供給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專家提醒,要警惕普遍晚放學后增加的在校時間,成為部分學校變相補課之機。

王捷認為,為確保學校在新增在校時間中實施素質教育,防止個別學校暗中強化應試,應建立跨校和跨縣區的多方監督委員會,以解決學校間和縣區間的囚徒困境。監督委員會應由家長、學校和教育部門等多方組成,并設立舉報制度,嚴格懲罰措施。

還有專家建議,推動臨近學校成立課后延時服務聯合體,發揮各校校本課程特長,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項目菜單供學生進行跨校選擇。(記者 蔣芳 鄭天虹)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