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2021年高考數學開考。今年,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了全國甲卷、乙卷的文、理科數學試卷,新高考Ⅰ卷、Ⅱ卷的數學試卷(不分文理),共6套數學試卷。
今年高考數學命題上有哪些特點?釋放了什么教改信號?考試結束,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對數學試題進行了評析。
“試卷穩步推進改革,科學把握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的關系,科學把握數學題型的開放性與數學思維的開放性,穩中求新,全面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試題突出數學本質,重視理性思維,堅持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的命題原則;倡導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關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設計真實問題情境,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發揮學科特色彰顯教育功能
打開今年的高考數學試卷,可以發現,北斗三號、冬奧會、脫貧攻堅等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進入高考數學試題。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介紹,今年數學試題運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科技發展的重大成就作為試題情境,深入挖掘我國社會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等方面的學科素材,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社會現實與經濟、科技進步與發展,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增強國家認同,增強理想信念與愛國情懷。
今年的數學試題關注科技發展與進步。比如,新高考Ⅱ卷第4題以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成果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為試題情境設計立體幾何問題,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閱讀理解、數學建模的素養。
社會與經濟發展情況也進入試題。比如,全國乙卷理科第6題以北京冬奧會志愿者的培訓為試題背景,考查邏輯推理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
數學試題還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全國乙卷理科第9題以魏晉時期我國數學家劉徽的著作《海島算經》中的測量方法為背景,考查考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考生充分感悟我國古代數學家的聰明才智。
堅持開放創新考查關鍵能力
“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是去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中高考試題命制的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今年的數學試題加大了開放題的創新力度,利用開放題考查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發揮數學學科高考的選拔功能。
“舉例問題”靈活開放。“比如,新高考Ⅱ卷第14題的答案是開放的,給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充分發揮自己數學能力的空間,在考查思維的靈活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舉例說,再比如,全國乙卷文、理科第16題有多組正確答案,有多種解題方案可供選擇,考查了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具有較好的選拔性。
“結構不良問題”適度開放。比如,全國甲卷理科第18題,試題給出部分已知條件,要求考生根據試題要求構建一個命題,給考生充分的選擇空間,充分考查學生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引導中學數學在數學概念與數學方法的教學中,重視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克服“機械刷題”現象。
“存在問題”有序開放。比如,新高考Ⅱ卷第18題設計具有開放性,基于課程標準,重點考查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在體現開放性的同時也體現了思維的準確性與有序性。
倡導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今年數學學科高考在應用性方面進行重點探索,取得突破。”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進一步解釋說,試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并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的應用之美。理論聯系實際的試題,體現現代科技發展和現代社會生產等方面的特點,有機滲透數學建模、數據分析、邏輯推理等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對選拔與育人具有積極意義。
今年的數學試題注重取材真實情境,解決實踐問題。比如,新高考Ⅱ卷第21題取材于生命科學中真實的問題,體現了概率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試題考查了數學抽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等數學核心素養,重點考查了考生綜合應用概率、數列、方程、函數等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要求。
身心健康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今年數學試題對相關內容也有所體現。比如,全國甲卷理科第4題(文科第6題),以社會普遍關注的青少年視力問題為背景設計,重點考查了考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和運算求解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必然要關注現實生產生活。比如,全國乙卷文、理科第17題,以芯片生產中的刻蝕速率為原型,設計了概率統計的應用問題,考查了考生對于平均數、方差等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新高考Ⅱ卷第6題,以某物理量的測量為背景,考查了正態分布基本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引導學生重視數學實驗,重視數學的應用。
“今年數學試題很好地落實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堅持高考的核心價值,突出學科特色,重視數學本質,發揮了數學學科高考的選拔功能,對深化中學數學教學改革發揮了積極的導向作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說。(歐媚 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