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重要借鑒意義!世界一流大學教師倫理規范的特點及其啟示
2022-02-17 08:22:48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高等教育雜志
1
聽新聞

因為要求具體,才使得高校在執行師德規范時更容易落到實處。因此,師德規范應該強化具體可行,要在現有的教師行為準則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對其中的關鍵要求和核心概念作出明確界定,從而為教師道德實踐提供明晰準確的思想引領和行動指南。

3.師德規范應該構建超文本體系

師德是一個復雜的社會議題,其中包含了政治、法律、倫理和文化等多重內容。因此,師德規范的文本必須與其他制度文本有機融合,建立起一個全面的師德規范體系。在這方面,世界一流大學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從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師倫理規范本文當中,嵌套了若干個與特定問題密切相關的法律或者其他制度文本。因此,在我國高校的師德建設中,可以參考世界一流大學教師倫理規范文本的超文本特點,將我國高校的師德規范文本與相關法律和制度要求主動對接。

4.師德建設應該突出意義引領

有學者認為,師德是教師獲得職業幸福的前提。因此,在師德建設中,不能僅將對教師倫理要求視為一種道德的規訓和約束,還應充分發揮師德建設對教師自我成長、自我發展的積極價值。

上述四所世界一流大學從“組織人”的角度,強調教師倫理規范的組織屬,同時這些大學也十分強調通過這樣一種倫理規范的要求,去建構教師的共同體信念。以共同體信念為基礎,可以增強教師的組織歸屬感和認同感,也可以提升教師的工作價值感和獲得感。這就能夠使得教師超越規范文本的外在要求而走向一種內在的倫理自覺。

這提示我們,在師德建設的過程中,要突出師德規范對于教師個人成長的積極意義。如果師德考核只重外在要求,只強調將師德問題與教師個人現實利益相結合,這實際上是一種行為主義的師德考核模式,不利于發揮師德規范的正面教育功能。因此,我們需要在現有的師德規范當中,適當增加彰顯師德規范對于教師行為引領意義的正面論述,這樣才能夠確保師德建設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

從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師倫理規范當中,我們可以汲取對我國師德建設有參考價值的有益經驗。需要注意的是,各國高校的師德建設與其歷史、文化以及政治、經濟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在主動借鑒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立足我國實際,對國外的師德建設經驗進行批判吸收和創造轉變,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我國師德建設的現實需要。

【作者單位:曾妮,北京理工大學;班建武,北京師范大學】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標簽: 特點 及其 啟示 規范 一流 大學 教師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