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高質量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如何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取得新突破?世界數字教育大會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平行論壇上,參會嘉賓從不同視角呈現了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和變革的新觀察、新思考和新實踐。一起來看——
迎來撬動整體性變革的新契機
(資料圖)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 孫善學:新增數字職業的數量達到了新增職業總數的61%,占分類大典收錄職業總數的6%。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歐盟委員會發布的《數字經濟與社會指數》系列報告顯示,中國勞動者數字技能尚處于中等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如何在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培養高水平的數字化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韓錫斌:不再把信息技術狹隘地視作工具,而是視為撬動整體性系統變革的契機。這是今天我們談職業教育數字化的不同視角。高質量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不僅是推進職業教育本身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破解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楊欣斌:過去幾年,發展數字技能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應對技術快速變革的政策優先選項。數字技能被廣泛應用,人們對數字技能教育和培訓的需求在激增。目前,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數字化轉型戰略。而這背后,是數字技能已經日漸成為社會所有職業和所有部門橫向需求的發展現實。
推進成果應用的新實踐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 孫善學: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職業教育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是我國職業教育數字資源建設取得的重要成果。從2010年開始,教育部立項建設了203個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同時帶動省級立項建設的專業資源庫達到了582個,為基于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提供了支撐和服務。
廣東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處處長 張家浚:借助數字學習資源的精準供給和學習效果的實時反饋,我們積極探索實訓模式改革,提高了實訓成效。早在“十一五”前后,廣東就開始探索建設數字化實訓室,后又通過職業院校各類項目工程的推進,包括數字化標桿校的建設、在線精品課程的開發、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等,引領和帶動全省的學校數字化建設。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張慧波: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建設中,我國堅持了“能學、輔教”的資源應用定位。有學習意愿并且具備基本學習條件的師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都可以通過數字化資源進行系統化、個性化學習,實現了教學和培訓的雙重目標,彰顯了職業教育對社會產業經濟和人才培養的支撐性。
探索數字化轉型的新突破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 孫善學:不管未來教育改革在模式、技術甚至邏輯上發生怎樣的變化,不管教育可能出現哪些顛覆性的變革,都離不開教育資源這個基礎。職業教育正面臨新一輪教育革命的筑基過程,一定要把數字化資源建設這件事情抓好。要積極探索資源庫的互聯網出版許可和認證,探索課程成果的認證,開發電子證書和技能微證書等,從而對資源庫資源形成好的保護和推廣。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韓錫斌:職業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和其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有共同之處,但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有著自身的獨特性,比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未來,要更加注重企業在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角色和力量,通過校企共同開發數字化課程、實訓實習資源、設定學習評價標準等,幫助職業教育在堅守自身特點的條件下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
廣東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處處長 張家浚:教育數字化的步伐不會停,實現數字化賦能,需要扎實推進、分布實施。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需要打造好標桿模范,也需要發揮好每所學校的主體作用。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引領,通過項目推動,引導學校從需求出發、以應用為先,在不同層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建設和發展。
標簽: 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