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IgM抗體:人體在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種疫苗后,最先出現的抗體,IgM抗體產生得早,衰減得也快,只能維持2—3周時間,就會很快恢復到正常水平。IgM抗體升高可提示近期或急性感染,可作為早期感染的指標。
IgG抗體:IgG抗體通常比IgM抗體晚1周出現,但在體內的持續時間大多數情況可持續數月。在發病后第1周的抗體陽性率較低,第2周抗體陽性率逐漸上升,第3~4周迅速上升并達到峰值,第5~7周陽性率可維持在100%左右。IgG抗體升高可提示既往感染或感染恢復期。
抗體檢查結果解釋:
1、IgM-,IgG+,則提示該患者既往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且已基本恢復,或者提示曾經接種過新冠疫苗。因此新冠抗體檢測結果也可用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時間及接種方案的推薦依據。
2、IgM-,IgG-,說明目前為止沒有感染新冠病毒,另一種可能性是新冠病毒感染康復后時間較長或接種疫苗超過一定的時間。
3、IgM+,IgG-,新冠IgM抗體檢測為陽性且有相關臨床癥狀,可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輔助性診斷依據,當新冠IgM抗體陽性時,無論是否出現臨床癥狀,均暫不推薦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4、IgM+,IgG+,提示受檢者可能正在被新冠病毒感染,需要進一步排查。此外,另一種可能性是,如果受檢者在兩周前后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也可能會導致IgG和IgM抗體同時陽性。
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才是明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標準”。抗體檢測也存在一定的假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