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7%及以上,養老服務床位總量從“十三五”時期的4.8萬張增長到7.2萬張,每個區縣(市)至少有1所老年大學,1所老年醫院、康復醫院或護理院,1所安寧療護中心……
(資料圖)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鄭州市“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定下“小目標”。
2025年,鄭州市養老服務床位總量將達到7.2萬張
“十四五”時期,鄭州的老齡事業將發展成啥樣?《規劃》定下總體目標。
根據《規劃》,到2025年,鄭州全市各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養老服務的比例達到55%以上;培訓、療養資源轉型發展養老服務設施工作有序推進;實現城市“一刻鐘”、農村“1000米”居家養老服務圈,實現居家養老、老年餐桌、日間照料集約融合;引進培育國內外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品牌10個,培強本地品牌10個。
鄭州所有縣(市)至少有1所老年醫院、康復醫院或護理院,有1所安寧療護中心;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達到10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30%;全市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養老服務床位總量從“十三五”時期的4.8萬張增長到7.2萬張,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從41%增長到60%,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
同時,每年開展“敬老月”活動的區縣(市)實現100%覆蓋,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100%達標,公共服務類移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改造率100%,建設70個老年友好型社區。
老有所為,支持老年人依法從事經營和生產活動
藍圖如何實現?《規劃》指明了“路線圖”。
“十四五”時期,鄭州市將加強老齡事業相關保障體系建設,包括老年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和老年健康支撐體系,滿足老年人最基礎的養老需求。
不僅基礎需求要滿足,老年人也需要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根據《規劃》,未來鄭州市將構建多元老年文體教育供給體系。
到2025年,每個區縣(市)至少有1所老年大學,把老年教育辦到家門口,打造15分鐘學習圈。增加城市書房、小劇場等適合老年人的休閑空間,鼓勵學校、書店、商場、公園等為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務空間,構建10分鐘文化生活圈。此外,還要加強老年體育場地和設施建設。
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笆奈濉逼陂g,老年社會參與水平將進一步提高,鄭州市將支持老年人依法從事經營和生產活動,興辦社會公益事業,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治理、志愿服務和公益事業,支持有能力的老年人在農村就業創業。
未來將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
老齡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產業和制度保障。
“十四五”時期,鄭州市要加強老齡事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老年醫學、康復護理、健康管理、老年醫療護理員、老年照護師等專業人才培養。同時,為老服務從業隊伍將進一步壯大,建立健全為老服務人才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暢通職業晉升通道,推動構建與老齡事業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體系。
未來,養老產業也將更加智慧化。鄭州市將支持企業加大研發設計和智能制造力度,結合5G、智能傳感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網絡化的產品和服務。組織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等工作。推進健康養老產業集聚發展,重點加快滎陽健康園區、鞏義竹林長壽山健康養老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
老齡工作機制方面的協同聯動將進一步完善。未來,鄭州市將明確健全老齡政策制度體系、增強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共識、促進多部門為老服務協同發展、加強老齡工作機制創新。建立相關部門、城市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鼓勵各地開展多領域、多維度的系統創新,為全省、全市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經驗。
到2025年,鄭州市將建立起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匹配的老齡事業發展體系,老年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老年健康支撐體系更加完善,為老年服務和產品供給日益豐富,人才和科技支撐持續增強,老年友好社會環境初步建立,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標簽: 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