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2023電力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分析 新視野
2023-05-19 12:23:05 來源:互聯網
1
聽新聞

我國電力行業企業的發展實際選擇,不僅包括了綠色低碳的戰略思想,還體現出創新驅動、優勢再造、融合發展、國際發展等多種內涵,具有多種戰略轉型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我國電力系統的調度運行方式。采用更加靈活的跨省交易,增加燃煤電廠的靈活性,包括裝機容量、市場機制及相關激勵機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電力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2023電力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分析

電力系統是最復雜的人工系統,需要借助測量、通信、控制、數據處理等信息技術實現對電力設備的監測和管控,并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推動信息技術進步。隨著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深入融合,數字智能技術向電力行業更多業務領域擴展。

電網作為能源系統的核心環節,其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直接影響整個能源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和綠色低碳水平。近年來,電網公司以數字電網為關鍵載體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通過對物理電網的厘米級高精度建模,讓無人機高精度自動駕駛巡線,大幅提升了輸電線路巡線效率;通過數字孿生建模,借助智能巡視和智能控制技術,讓龐大、復雜的變電設施實現了可靠的“無人值守、遠程操作”。

由于電力工程項目建設的難度相對較大,且施工工序復雜,導致工程施工現場的環境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對施工現場造成一些安全隱患。

因此,在電力工程中,需要不斷強化施工現場的安全管控力度,制定科學有效的安全管控方案,督促所有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全面掌握施工現場的薄弱環節和重點環節,保障施工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促進施工順利進行。

火電方面,各大電力集團公司均開展了火電數字化轉型相關工作,人員定位安全管理、行為與故障視頻識別、三維可視化等大量新技術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風電與光伏方面,各大能源企業利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行業大數據,逐步提高在設計制造、建設開發、運維管理等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水電方面,已廣泛應用監控、保護和監測等自動化系統。

電力體制改革的現狀

我國電價體系較為復雜,從終端用戶的角度來看,用戶的用電電價=上網電價+輸配電 價+其他費用(主要是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在非市場化機制下,三個部分均由政府核定, 政府主要通過輸配電價來調節不同時段電價從而形成分時電價,滿足基本的價格調節機制。 2015 年電改后我國重新核定了輸配電價,這也是電力市場化的基礎。

2022年是1439號文發布后電力市場運行的第一個完整年,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 2022 年累計發受電量 7616 億千瓦時,其中外省送電 1772 億千瓦時,本地電源發電量 5844 億 千瓦時,從交易電量來看,2022 年廣東省總共完成交易電量 5309 億元,占本省機組發電 量的比例超過 90%,其中直接交易電量 2986 億千瓦時,占本身機組發電量比例為 51%。

電力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正深刻改變著企業生產方式和組織模式,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數字化作為一種新型生產關系,為能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能夠成為破解能源轉型中改革問題、發展問題、科技創新問題、企業經營問題的‘最大公約數’。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近年來,數字技術與傳統能源技術深度交叉融合,正在孕育影響深遠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新形勢下,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將是推動我國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統籌安全、經濟和綠色發展要求的重要支撐。

電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具備較好的數字化基礎條件。隨著新一輪能源革命和數字經濟加速興起,我國持續發力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加快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并針對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進行了探索與嘗試。

電力行業報告對中國電力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電力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電力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電力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