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行情回顧
美股:美東時間8月4日,納斯達克指數收跌0.36%,報13909.24點;標普500指數收跌0.53%,報4478.03點;道瓊斯指數收跌0.43%,報35065.62點。
歐股:8月4日,英國富時100指數漲幅為0.47%,報收于7564.37點;法國CAC40指數漲幅為0.75%,報收于7315.07點;德國DAX30指數漲幅為0.37%,報收于15951.86點。
(資料圖)
亞太股市:8月4日,香港恒生指數收漲0.61%,報19539.46點;恒生科技指數收漲2.06%,報4497.31點。日經225指數收跌0.02%,報32172.50點。韓國KOSPI指數收跌0.10%,報2602.80點。
人民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8月4日16:30收盤報7.1802,較上一交易日上漲93點。
國際黃金:美東時間8月4日,COMEX 9月黃金期貨收漲0.36%,報1946.9美元/盎司。
國際原油:美東時間8月4日,WTI 9月原油期貨收漲1.56%,報82.82美元/桶;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收漲1.29%,報86.24美元/桶。
隔夜要聞
1、歐洲重要輸油管道發生泄漏事故原因尚不清楚
當地時間周六(8月5日)晚間,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原油的“友誼”輸油管道波蘭段運營方PERN公司表示,在波蘭霍代奇市的友誼輸油管線上發生了泄漏,泄漏點位于輸往德國的兩條管線之一,泄漏管線的泵送已關閉,另一條線路正常運行。
2、“股神”巴菲特上半年暴賺476億!持續看多美國狂買200億國債
8月5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在美國股市持續走高后,“股神”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公司也實現了巨額盈利。伯克希爾公司股價也在本周創下了54.2萬美元的歷史新高。
3、蔚來起訴網紅!拒絕向其賣車賠付雙倍定金
8月5日,蔚來法務部消息,就顧宇波利用網絡賬號“小牛說車”侵害蔚來名譽權一案,近日,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已駁回顧宇波的管轄權異議上訴,案件正常進行中。
蔚來表示,鑒于顧宇波對蔚來及其用戶進行謾罵、污蔑和攻擊,已通知解除汽車購買協議,拒絕向其出售蔚來品牌車輛,并予以賠償。對此,顧宇波回應稱,“從頭到尾沒人跟我協商賠償”,并向法院起訴蔚來歧視消費者。
4、稀土出口管制預期下:有人忙炒作有人求生存有人盼收儲
此前我國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發了市場對稀土出口限制的預期。就此,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指出,若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短期內有望刺激稀土價格上漲;長期來看,稀土的價格走勢還是由供需關系決定。
5、蘋果一夜蒸發1萬億! iPhone銷售額下滑庫克安撫股東:新品很震撼我現在天天用
當地時間8月3日美股盤后,市值站穩3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消費電子與科技巨頭蘋果發布了2023財年三季報(即2023自然年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總營收8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30億美元同比下滑1.4%,較上季度的948.4億美元環比跌近14%。這是蘋果自2016年以來首次連續第三個季度收入同比下滑。
其中,“拳頭產品”iPhone銷售額396.7億美元,同比跌2.5%且不如預期的399億美元,上年同期的407億美元曾同比增近3%。智能手機占總收入的48.5%,低于上季度的占比54%和去年占比52%。
蘋果周五股價重挫4.8%,市值縮小至2.85萬億美元左右。這是該公司去年9月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市值一天之內蒸發逾1,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萬億元)。
熱門公司追蹤
蘋果股價大跌近5% 市值跌破3萬億美元
美東時間周五,蘋果股價大跌近5%,市值跌破3萬億美元大關,縮小至2.85萬億美元左右,一天之內蒸發逾1600億美元。
蘋果周四公布2023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連續第三個季度營收下滑,并預測當前季度業績情況將類似。蘋果在6月成為首家市值達到3萬億美元的公司。
每日優鮮暴漲近300%
美東時間周五,每日優鮮美股收盤大漲逾284%,盤中一度大漲350%。
消息面上,每日優鮮此前發布公告稱,其分別與兩名投資者簽訂了兩份融資股份購買協議。根據融資購股協議,投資者同意認購本公司合計54億股B類普通股,總購買價為2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2億元)。
美多家半導體巨頭聯手加速RISC-V架構應用
美國當地時間周五,高通、恩智浦、英飛凌、Nordic半導體和博世發布聯合聲明,宣布他們聯手設立了一家合資公司,旨在通過支持下一代硬件開發來推動RISC-V架構在全球的采用。高通及合作單位在公告中表示,合資公司將成立于德國,旨在加速基于開源RISC-V架構未來產品的商業化。最初的應用重點將是汽車,但最終將擴展到移動設備和物聯網。
瑞銀計劃重組科技、媒體和電信投行團隊
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瑞銀集團正在重組其科技、媒體和電信投行團隊,以提高在交易撮合市場的份額。瑞銀正在討論任命Laurence Braham為全球科技聯席主管,他的搭檔預計將是一直擔任科技、媒體和電信投行業務全球主管的Christian Lesueur。從美國銀行加入該公司的Steve Pettigrew可能領導軟件并購業務,對Braham匯報。知情人士表示,一些瑞信科技銀行家可能會因為重組失業。
美國聯邦法官駁回部分指控谷歌搜索引擎面臨的反壟斷訴訟范圍縮小
美國一位聯邦法官駁回了州總檢察長提出的部分指控之后,Alphabet旗下谷歌搜索引擎業務面臨的反壟斷訴訟指控范圍縮小。根據周五解封的裁決,美國聯邦地區法官Amit Mehta稱,州總檢察長無法證明谷歌的搜索結果有損Yelp Inc.和Expedia Group Inc.等競爭對手。谷歌尋求駁回司法部和州總檢察長2020年分別提起的兩起反壟斷案。訴訟稱,谷歌確保其搜索引擎在網絡瀏覽器和移動設備上是默認設置的交易違反了反壟斷法。Mehta負責這兩起訴訟。
紙漿巨頭Suzano與一些私募公司都在考慮競購維達國際的股份
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全球最大的硬木紙漿生產商Suzano SA,還有幾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都在可能參與競標港股紙巾生產商維達國際股權的下一輪競標者之列。收購公司貝恩資本、CVC Capital Partners以及DCP Capital也在推進競購Essity AB所持的維達國際多數股權。
維達國際第二大股東兼創始人李朝旺正在考慮與一家競標者聯手。持股方正在考慮的一個指導性起始協商價格是每股20港元左右。競標者可能在未來的過程中組隊,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會最終提出收購報價。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減持近九成Robinhood股份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五表示,已將其所持的Robinhood股份削減近90%。數天前,這家美國在線券商平臺宣布首次實現上市后盈利。Alphabet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表示,截至6月30日,該公司持有Robinhood約612,214股,而截至3月31日第一季度為490萬股。
市場展望
1、巴菲特賺翻了!上半年“炒股”盈利476億美元重倉股名單出爐
北京時間8月5日晚,“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簡稱“伯克希爾”)披露2023年二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伯克希爾二季度實現營收925.0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762.01億美元;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359.1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436.21億美元。
與二季度的經營業績一同披露的,還有最新重倉股名單。截至二季度末,伯克希爾持倉市值居前的五只股票并未發生變化,依然是蘋果、美國銀行、美國運通、可口可樂、雪佛龍。
2、惠譽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后 “債臺高筑”的日本會是下一個嗎?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8月1日在美股盤后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最高的AAA評級下調至AA+,隨即引發熱議。當時,惠譽給出的理由是財政狀況和治理不斷惡化。
在惠譽下調美國政府評級后,一些市場人士開始審視同樣債臺高筑的日本。有分析師擔心,日本央行退出量寬政策,開始提高利率會進一步加重日本政府的債務壓力和融資成本。
3、Meta硬剛OpenAI 國產“小模型”官宣開源 “百模大戰”走向何方?
今年以來,全球互聯網大廠掀起“百模大戰”,微軟、谷歌、百度、阿里等接連下場。經過半年多的競爭,科技巨頭們圍繞大模型生態正迎來新一輪道路之爭:面對參數“天花板”,大模型的未來走向封閉還是開放?
4、徹底嗨了!“牛市旗手”冠絕A股最牛單周暴漲32%!機構仍在買
本周,作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塊堪稱強勢,周五信達證券、首創證券漲停,而太平洋僅本周漲幅就高達32%。從盤后龍虎榜來看,做多力量中仍可見機構身影。
消息面上,中國結算擬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并實施差異化備付金調降安排的消息也提振了市場信心。券商普遍認為,預計可釋放結算備付金超百億元,提高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增強流動性,助力活躍資本市場。
5、“放血甩賣”?李嘉誠降價30%拋售房產房價回到7年前!為什么?專家解讀…
據中國基金報,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3日在香港油塘「親海駅II」項目公首張價格單,共132戶,每平方英尺價格為1.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4.8萬元/平方米),均價回到7年前。其中,最便宜的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210平方呎(約合19.5平米),扣除18%折扣后,折實售價為290萬港元,折實呎價13810港元(約合14.87萬港元/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售價較周邊二手房便宜了三成,甚至回到了7年前的水平。
財經日歷
(文章來源:哈富證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