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明確職責,多部門齊抓共管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10-23 14:09:17 來源:長江日報
1
聽新聞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青少年學生的法治教育,培養法治信仰,提升法治素養,是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對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法定職責。

“七五”普法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市普法辦、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市教育局黨委、市教育局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認真實施“七五”普法規劃,著力構建普法工作長效機制,扎實抓好全市教育系統干部師生法治教育,營造了良好的尊法、學法、用法、守法的法治氛圍。

建立“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機制

把普法工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一直以來,武漢市教育局黨委、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教育普法工作,將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部署,狠抓落實。2017年,武漢教育系統成立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政策法規處,負責日常工作的推進。5年里,市教育局先后制發《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實施意見》《武漢市教育系統“十三五”(2016—2020年)依法治教暨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規劃》等文件,加強對全市教育系統普法工作的統籌和指導。

委局辦公會定期聽取法治工作匯報,對重要工作作出部署。建立“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機制,局發展規劃處通過媒體宣傳及舉辦培訓機構校長培訓班等方式,加大對新出臺的《武漢市民辦培訓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的解釋宣傳及培訓。財務處編印《公務開支管理文件匯編》,分發到教育系統各管理單位,組織財務人員學習培訓。行政審批處在受理行政許可申請時,主動向申請人提供關于申請條件、審批標準、辦理程序、辦理期限等方面的說明資料,告知申請人相關權利義務。在行政許可證照或文件發放領取過程中,對申請人進行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并告知有關法定義務、責任等注意事項。基教處利用市教育局官網開辟“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專欄,宣傳防范校園欺凌的知識,召開現場會,就校園欺凌的相關知識開展以案釋法。

普法工作與日常工作相結合、普法工作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系統內普法與社會普法相結合……目前,市教育系統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除了創新工作機制,市教育局每年制發《教育法治建設工作要點》《年度普法責任清單》及考核指標,將普法工作納入委局年度工作要點,法治績效考核與教育工作年度考核一并開展,形成倒逼機制,普法工作有了硬手段和指揮棒。領導干部任前憲法宣誓、行政首長出庭應訴、領導班子及個人年終述法等制度的一一落實,也將普法責任扛上肩。

實施源頭普法工程

將青少年普法教育作為“重中之重”

9月7日,武漢二中廣雅中學的“雅行”志愿者們開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宣傳教育活動。他們通過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材料、宣講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形式,向全體師生、家長、社區群眾發出了交通安全倡議。

學校是普法的主陣地,課堂是普法教育的主渠道。2016年,武漢全面推行使用部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將《道德與法治》考試納入中考范圍。此外,市教育局還組織編印《武漢市中小學生法律法規應知應會》,將與青少年學生成長密切相關的22部法律法規中需要掌握的內容編印成集。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青少年普法教育必以憲法為重。市教育局將《憲法》的學習宣傳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列入“七五”普法期間重要內容。全市中小學、高校不僅舉行了“學習憲法尊法守法”“與憲法同行讓法治生輝”等主題教育活動,還組織開展了“學憲法講憲法”主題演講、中小學生憲法主題征文大賽、“我與憲法”微視頻征集等活動。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每年的這一天,全市有近50萬學子參與“憲法晨讀”。糧道街中學、七一中學、鋼花小學都曾是全省“國家憲法日”普法工程集中展示活動的“東道主”。

在全國憲法演講比賽中,武漢選手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憲法演講比賽獲得多項榮譽,2018年,洪山區盲童學校萬語謙言更是斬獲了全國小學組總冠軍。武漢市教育局報送的“我與憲法”微視頻獲全國優秀獎,2019年,武漢市代表隊在全國憲法知識競賽上榮獲一等獎。

法律條文和法規,怎樣才能被青少年們理解、記住?為此,組織開展“三大釋法”法治惠民活動,邀請法官、檢察官及司法人員進校園“以案釋法”。邀請法律工作者、學者進校園“專家釋法”。武昌區創新的“漫畫釋法”做法在全國進行經驗交流。“小朋友,要懂法,幼小立志學好它……”在今年開展的普法歌謠創編比賽中,中小學師生用法治歌謠、三字經、順口溜等形式,創編出趣味十足又“干貨滿滿”的作品。各校的法治教育長廊、宣傳欄、學校網站都成了法治文化陣地。全市還評出了十大教育法治品牌。

今年,市教育局編制了《武漢市中小學生應該了解的疫情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節選》《依法科學防控守護校園重地》等手冊,指導教育系統做好依法抗疫工作,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

提升干部教師法律素質

開展法治課師資專項培訓

“老師,孩子能不能騎滑板車來上學?”武漢外國語學校教師周成曾被家長的這個問題難住。查詢相關法律條文后,他告訴家長:“根據相關規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因此,孩子不能騎滑板車上學。”這些小故事,都成了周成的普法教育素材。在第三屆武漢市“普法網紅”網絡直播大賽中,周成戰勝來自各行各業的選手,獲得比賽的一等獎。

在提升教育系統領導干部法律素質、提升教師依法執教能力方面,武漢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依法治國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穿始終。

思想引領,學習在先。制定了《市教育局關于加強全市教育系統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工作的實施意見》,黨委中心組將深入學習領會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部署作為重要內容,堅持中心組學法制度,將《憲法》《民法典》《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等作為重點學習。

武漢教育系統每年舉辦干部法治講座不少于2次,組織干部參加無紙化法律知識考試學習,參考率、合格率100%。市教育局干部參加法律知識學習的學時排在全市前列。組織編印的《武漢市教育系統優秀法律服務案例匯編》,收集了教育系統常見典型案例,成為教育執法人員學習借鑒的“寶典”。

在武漢,法治教育培訓已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內容,法律知識也是中小學校長培訓的必修內容。學校干部教師每年法律知識學習時間已人均達到40小時,年終考試結果將作為教師晉職、評先的重要依據。

法治課教師是法治教育的生力軍。武漢將法治課師資培訓納入教師培訓總體計劃,設置專項培訓項目,每年組織30名法治骨干教師參加教育部舉辦的法治培訓,連續5年組織全市法治骨干教師參加市級培訓。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里,師德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成為必修課。2016年開展的“一校講一法,普法大比拼”活動中,各直屬學校派出優秀老師對《教育法》《教師法》等17部法律法規進行生動講解,在教師中掀起學法講法熱潮。

整合資源明確職責

多部門齊抓共管青少年法治教育

近幾年,市教育局聯合市直有關部門,進一步整合社會各方資源,明確各有關部門職責,形成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各盡其責的工作體系,鞏固發展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在聯合市司法局開展的陽光普法行動中,武漢共建立了“陽光行動”示范學校37個,每月舉辦一次普法宣傳活動,對部分青少年“一對一”結對幫教。兩局還聯合印發了《武漢市教育系統法律顧問團工作規則》,各中小學基本達到“一校一律師”,全市中小學全部建立校園法務室。

近年來,市教育局與市檢察院共同開展了一系列法治護航系列活動,如“檢察官送法進校園”“檢察官陪伴我成長”等。今年,兩單位聯合開展了“檢察官有話對你說”活動,錄制了14個法治教育視頻,放在空中課堂供中小學生、幼兒學習觀看,目前網站瀏覽量已逾40萬。全市共有91名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

此外,市教育局還聯合市委法治辦組織開展“小手牽大手普法一起走”“致全市中小學生一封信”等活動,號召全市中小學生參與法治建設的實踐;開展的“5個1活動”,推進了學生和家長共同學法。

全國率先制定校內申訴相關制度

創建29所省級依法治校示范校

制度為綱,機制領航。武漢教育法治工作在全國走在前列。武漢在全國率先制定《中小學學生校內申訴處理辦法(試行)》等三項制度,并在41所學校試點。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學管理章程完成率達100%,一系列教育教學、后勤管理等配套制度讓各校管理走上法治化軌道。

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了11所省級法治建設示范學校、29所省級依法治校示范校。近5年里,武漢市教育局先后獲得全國青少年法治知識網絡大賽“杰出組織獎”、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單位、市法治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2018年,市教育局在全國教育系統“七五”普法中期會上進行書面交流,2019年,市教育局在全國教育法治工作會上發言,推介武漢法治教育經驗。

教育法治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進入新時代,武漢教育將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式,認真謀劃“八五”普法工作,不斷提高依法治教工作水平,努力為我市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