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以神秘的宇宙作為研究對象,能為中學生們埋下一顆科學的種子
2020-11-13 10:01:46 來源:楚天都市報
1
聽新聞

初中生走進學校屋頂?shù)奶煳呐_,利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太陽,記錄自己觀察到的情形……楚天都市報記者昨天從武漢市吳家山第二中學獲悉,該校七年級、八年級會利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第七節(jié)課時間開展“天文科學”校本課。據(jù)悉,這是“天文科學”首次作為校本課程進入武漢市的初中課堂。

學校配備了專門的教室

吳家山二中的天文課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開展,每周有二節(jié)課,分別是周三和周五下午第七節(jié)課,每節(jié)課安排一個班學生上課。如有一些特殊天象的觀測,則視情況另行安排。為方便學生們開展天文活動,學校斥資100余萬元,為天文校本課程配備了專用教室——天文活動室和天文圓頂,占地400余平方米。同時,學校還購置了150毫米天文望遠鏡三臺、230毫米主望遠鏡一臺、70毫米入門級望遠鏡10臺、70毫米雙筒望遠鏡10臺。在天文活動室,學校為學生上課配了天文星象儀、太陽系八大行星演示儀、天文科普展板和古代天文觀測儀器模型,不僅使學生的學習體驗變得更加逼真,也能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的智慧,同時可激發(fā)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據(jù)統(tǒng)計,今年開學以來,吳家山二中已有1500余名學生參加了“天文科學”校本課程活動。

吳家山二中七(2)班劉彭逸告訴記者,學校天文臺有一臺兩米高的望遠鏡。每次觀察天體時,老師會打開望遠鏡的開關(guān),接著由學生用控制器操縱望遠鏡。“每次都很興奮。因為白天看不到星星,所以我們只能觀察太陽。在望遠鏡里,太陽是淡黃色的,瞇起眼,還能看到幾縷白色的絲狀物。”劉彭逸說。七(2)班孫嘉怡介紹說:“其實,天文并不像許多同學一開始想的那么浪漫,有時候需要運用到很多的數(shù)學計算和物理知識,是一個非常嚴謹?shù)膶W科。”

可激發(fā)對多個學科的興趣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個大水池,地球就是其中的一個乒乓球。”武漢市吳家山第二中學天文課老師王偉介紹,天文課既有天文知識講座,也有實際觀測和動手操作等。走進課堂,學生可觀看關(guān)于天體知識的紀錄片。當視頻投射到半圓形的立體屏幕時,學生的觀影體驗變得十分逼真。走出天文活動室,學生們會登上天文臺,利用尋星望遠鏡觀察太陽等星體。“其實,天文學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要求很高,既要求學生有廣博的知識面,還要有建立在物理、數(shù)學、天文學各學科基礎(chǔ)上的邏輯推演能力,以及動手觀測能力。讓學生接觸天文課,能激發(fā)他們對物理、數(shù)學等多學科的學習興趣。”

“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早已在中小學開設(shè)天文課,目前,我國上海、北京等地也已經(jīng)開始嘗試開設(shè)天文課。”武漢市吳家山第二中學校長張安河表示,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天文學是一門適合培養(yǎng)科學興趣、創(chuàng)新素質(zhì)教育的學科。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chǔ)學科相比,天文學以神秘的宇宙作為研究對象,永遠是激發(fā)人類好奇心和挑戰(zhàn)人類想象力的重要源泉,它能為中學生們埋下一顆科學的種子。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