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人才培養的關鍵在鄉村老師,鄉村教育需要更多的“愚公接力”
2020-11-30 14:04:14 來源:長江日報
1
聽新聞

連日來,新洲四中張利華、吳仲宏、尹奇兵等三位老師“愚公接力”報道引起新洲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他們認為,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人才振興,鄉村人才培養的關鍵在鄉村老師,鄉村教育需要更多的“愚公接力”,要采取措施吸引更多“愚公”投身鄉村教育。

“讀了新洲四中三位師生扎根新洲最偏遠高中的報道,非常感動和震撼,也激勵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堅定地走下去!新洲四中我非常熟悉,我的侄子和很多周邊村的小孩都在新洲四中讀書,老師們都非常優秀。”全國人大代表、新洲區潘塘街陳玉村書記張文喜說。

作為陳玉村書記,在帶著陳玉村村民奔小康的路上,張文喜越來越意識到鄉村教育的重要性。他說,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人才振興,鄉村人才培養關鍵在鄉村教師。所以鄉村更需要教育、更需要優秀教師。

新洲區政協委員、倉埠初中老師段青說,新洲四中“師生三代接力”扎根農村教育的故事,讀來讓我十分感慨。作為武漢市內唯一一所“稻田里的”高中,要在這樣的條件下扎根生活,對于任何一個曾“走出去過的”人來說都是艱難的抉擇,能堅守到最后的無疑是勇者!

我也是一名普通中學的鄉村教師,也有一份執念:生于斯長于斯,也希望成于斯,心懷一份故土情懷,希望生我養我的家鄉故土能變得越來越好。

新洲區政協委員、新洲一中教師蔡濤說,要積極探索吸引高校畢業生到邊遠農村中小學任教的新機制,激勵更多優秀教師到農村從教;進一步完善城鎮學校與農村學校對口支援,骨干教師對口幫扶、巡回講學以及鄉村學校教師到城鎮學校掛職學習等制度;加大對農村地區長期從教、貢獻突出的優秀教師表彰獎勵力度。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

新洲區政協委員、區教育局副局長張平說,新洲四中的堅守教師群體確實不容易。如何留住鄉村教師?張平表示,一是事業留人,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對職業的熱愛是教師的一種“本能”。二是情感留人,學校的管理人員要傾情解決教師在生活、工作方面的問題,為教師干事創業搭建好舞臺,免除其后顧之憂。三是政策留人,各級政府應出臺更多有利于鄉村教師干事創業的政策。四是待遇留人,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新洲四中三位“愚公老師”的感人故事在師范院校師生中引發熱議。29日晚,作為中南地區“師范重鎮”——華中師范大學的老師,社會學教授梅志罡向長江日報記者發表感言,稱贊母校培養出的尹奇兵扎根農村基層教育,是好樣的!

梅志罡稱,從報上得知尹奇兵2012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后,回到了新洲四中擔任物理老師,入選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華中師大的師生為他自豪。

梅志罡說,新洲四中的老師們,發揚愚公精神,堅守基層教育一線的愚公精神,確實感人至深。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東西。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農村基礎教育對于師資的渴望,他們需要更好的老師,所以說,培養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走出農村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又回歸中小學校園,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自己在大學里學到的知識回饋曾經培養過自己的學校,這就是教育的薪火相傳,也是一代一代教育人對教育的真誠;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經過國家的不斷投入,校園環境改善了,教學條件也改善了,師生們的生活條件也改善了。由于教師待遇越來越好,老師正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國家讓中小學老師的待遇不低于甚至高于公務員的政策,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農村的基層教育。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