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打造的“行蕓流水”網絡思政育人名師工作室,獲評了2020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示范案例,這是學校打破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面對面”的時空限制,拓寬思政工作渠道,將思政與互聯(lián)網結合,打造學校思政課育人新品牌的又一舉措。
錘煉師資隊伍當好引路人
“我之所以選擇來到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因為學校、學院的誠意和提供的發(fā)展平臺,在這里我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幫助”,李麗娜是新入職的博士,她順利拿下了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這也是學校在科研項目上的重大突破。
提煉時代價值挖掘思政課深度
學校積極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建設和使用,推動思想體系向教材體系轉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規(guī)范使用率達到100%;配合思政課主干課程教學,圍繞社會熱點、揚州地方特色和學校育人特色抓好案例教材建設,集中修訂了特色案例教材;逐步增大實證含量,積極開發(fā)使用思政課程配套的實踐教材,組織編寫了《信仰永恒——思想政治理論課紅色實踐研學教程》活頁式教材。
學校不斷優(yōu)化辦好思政課的環(huán)境,江蘇省委黨史辦“黨史書櫥”項目和揚州市黨史辦“紅色氧吧”特色項目落戶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此基礎上,與揚州市社科院共建“揚州市紅色文化研究推廣中心”,并積極探索校內VR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用好用活揚州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實施紅色文化研究工程和傳揚工程,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引導大學生們繼承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近年來,學校圍繞“四史”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開設了《信仰的力量》《大運河紅色文化》等2門特色思政選修課,形成以思政主干課程為核心的思政課課程群,特色選修課程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這也是學校對地方紅色文化的傳承及發(fā)揚。
打造“信仰”品牌保持思政課熱度
“信仰”系列活動讓思政課“接地氣”。學校依托“信仰故事匯”平臺,把信仰教育融入思政課課堂,融入黨建工作,融入教師業(yè)務能力提升全過程,凝聚成包括開列紅色書單、閱讀紅色著作、品味信仰味道的“信仰·記”;找尋信仰足跡,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的“信仰·跡”;培養(yǎng)規(guī)矩意識的“信仰·紀”;以及依托國家重大節(jié)慶日和紀念日開展主題儀式感教育的“信仰·季”等四個板塊的“信仰”系列活動。把家國情懷、儀式教育、紀律教育、價值引領融合起來,真正讓信仰走進青年思想深處,融入日常行為中,讓青年大學生成為信仰使者,傳播正能量,做新時代的愛國者。
“信仰”系列活動讓思政課“有生氣”。學校以信仰教育為主線,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融入課堂,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通過尋訪揚州地方紅色遺跡,開展“四史”調研,創(chuàng)設信仰故事匯平臺等,邀請不同行業(yè)、不同專業(yè)、不同角色的“信仰使者”上臺講述他們的信仰故事,這其中有揚州“明星社區(qū)”書記李華,有江蘇省紅色故事宣講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張潔,有江蘇省“挑戰(zhàn)杯”一等獎獲得者“易思公益”團隊成員、江蘇省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馬俊等等,信仰故事匯平臺聚焦熱點問題,通過身邊人、身邊事,實現(xiàn)了價值引領,在廣大學生心中播撒下了信仰的種子。
做實教學改革鍛造思政金課
學校積極做實教學改革,樹立“互聯(lián)網+”與“思政課+”的教學理念,結合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特點與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技術優(yōu)勢,將“鍵對鍵”和“面對面”有機整合,最大程度體現(xiàn)技術效應與信息優(yōu)勢。2020年學校立足于思政課“磨課工坊”,完成舉辦了云端宣講,制作了戰(zhàn)“疫”微課,將思政課變成“網絡金課”。
為了讓思政課“有滋有味”,就需要將“天下事”變成“身邊事”。學校從“關鍵課程”的角度牢牢把握住思政課的對象是人、關鍵是思、重點是政、載體是課的共識,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學校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為重點不斷豐富思政課教學模式。以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為重點,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集體、愛勞動為主線,通過依托項目化教學,推動課內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發(fā)掘豐富鮮活教學案例,采取以案說理、以例釋情的方式,聚焦熱點問題,實現(xiàn)價值引領,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打造紅色氧吧特色項目,打造了“一屆揚工人,一世揚州情”思政課實踐教學品牌,增強了思政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讓思政課更有溫度與情懷。
學校黨委書記劉金存說,新時代辦好思政課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任務重大。學校始終堅持“大思政”的工作格局,依托江蘇省高職院校社科應用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基地,抓好關鍵課程建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課堂活力,形成促進全面加強思政課建設的強大合力,讓思政課“活起來”“紅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進學生心里,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