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也有勞動教育,用專業知識改善教育基地問題
2021-03-30 15:03:41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1
聽新聞

植樹種菜、勞動答辯、自制中餐……3月28日,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光谷未來國際營地,湖北工業大學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近300名師生走進基地進行勞動體驗。與其他勞動教育實踐不同,除了完成植樹、種菜、做午飯等常規動作外,這群大學生們還利用專業優勢,改善勞動教育基地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也有勞動教育

“你填土,我來栽苗!“套上白手套,手持小鏟,30多名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各司其職,分批將共計1000顆番茄苗種入土中。同學們小心翼翼地將小苗從培植器皿中拔出,放入事先挖好的小土坑并用手指壓平扶正。初次下地,原本信心滿滿的新手們就遇到了問題。“我插的苗為什么一直歪歪扭扭的,好累啊!”2020級軟件工程1班謝詠旭平時從未下過地,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在身邊同學的示范幫助下,謝詠旭摸索著,終于把小菜苗精精神神地立在地里了。“種菜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今天又收獲了一個新技能。”謝詠旭說。

“雖然挺累,但真的很開心,很有收獲。”辛苦勞作了一上午的同學們聚集在休息區開始生火做飯。洗菜、切菜、燒柴、入鍋、起鍋、裝盤、清理餐具……,會做飯的大展身手,不會的同學跟著慢慢學,“大家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增進了感情,鍛煉了技能。”2020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何超說。

用專業知識改善教育基地問題

種菜、植樹,同學們可能一時還不太上手,但談起自己的專業就自信滿滿了。“針對園區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引入現代智慧農場。”環境工程專業的楊一諾面對評委的提問提出自己的建議。

原來,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組織50多名同學到基地考察,針對園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楊一諾在勘查中發現整個園區水質、土質不太好等問題。為此,她不僅上網查找了大量英文資料,還請教高年級的學長。最終,她拿出了一份精美的PPT。

“現場考察,發現問題,查找資料,完成答辯,好多教材上的知識都變活了,感覺特別有收獲。“楊一諾說。其他同學也從水體修復、大棚種植、清潔能源等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院長何濤表示,將專業融入勞動之中,做到所學即所用,在實踐中檢驗,是學院對“專業+勞育”模式的初步探索。

據悉,早在2012年湖北工業大學就專門開設勞動必修課,每周拿出兩節課的時間,由導師帶領學生參加校內勞動,每次勞動結果經過考核驗收后,按時參加勞動的學生可獲得一個學分。未來,湖北工業大學未來將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專業特點等,在三月、五月、九月、十一月定期組織學生前往校外勞育基地,開展全方位的勞動體驗活動。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