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要聞】醫生到校講座,鼓勵成大附小教師像醫學家一樣思考
2023-05-10 16:50:43 來源:成都大學附屬小學
1
聽新聞


(相關資料圖)

為了呼吁廣大師生關注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5月8日,成都大學附屬小學邀請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大運村醫療保障中心籌備辦公室主任王革平醫生作了“像醫學家一樣思考——漫談醫學與健康”的主題講座,活動由成都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董雙威主持,成都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崔雪梅及全體教師出席。

王主任以古代著名醫學家為例,從奠定中醫學切脈診斷方法的神醫扁鵲,發明麻沸散、五禽戲的“外科鼻祖”華佗,撰寫《千金藥方》的“藥王”孫思邈,撰寫《本草綱目》的“藥圣”李時珍,直到“東方醫藥巨典”《傷寒論》的作者“醫圣”張仲景等,梳理了背后所蘊含的醫學家思維。進而以三年抗疫中擔當重任的“醫學大師”鐘南山、“國醫大師”張伯禮、“儒醫”張文宏等為例,引用范仲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名言,說明醫道和政治是相通的,都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從醫學到醫道,為全體教師闡釋醫學家的情懷。

隨后,王主任介紹了中醫、藏醫、蒙醫、維醫、壯醫、苗醫、彝醫等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醫學,以及200年來發展興起的近代和西方國家的醫學體系。比較分析了中國醫學生的培養模式、西方醫學生的培養模式,進行臨床科室、醫技科室,健康相關新職業及門診等各類醫學知識的科普。不僅僅從醫學本身,更從歷史發展、學科體系,闡釋了當代醫學家中西結合的科學思維。

在交流環節中,王主任以當下每個人的生活狀態為切入點,對每天每人需要攝入多少糖、鹽、油,每天需要多久的運動時間、睡眠時間等健康項目進行了科普,以《健康中國行動》為標準進行了規范、通俗的講解。從運動、睡眠、飲食習慣等方面舉例說明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保健常識,提出每個人都可以像醫學家一樣思考并安排生活。

本次活動不僅使教師掌握了比較深入的健康生活常識,更促使大家從健康的角度去思考生活、工作、生命,去提升生命質量和生命價值。賴波 通訊員 袁飛 馮迪

成都大學附屬小學,健康講座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