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六屆“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結果公布,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在此次競賽中榮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0項,優秀指導教師9人,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獲獎數量和質量均再創學校歷史新高。
該校榮獲“優秀組織獎”
【資料圖】
“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由共青團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學生聯合會主辦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中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競賽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
該校參加省級決賽師生代表合影
本屆“挑戰杯”自啟動以來,河南財政金融學院高度重視,成立“挑戰杯”競賽工作領導小組,校團委與相關職能部門、學院積極配合,邀請相關專家對參賽團隊作品不斷打磨、拔高,備賽時間超過180天,集中培訓10余場。歷經校賽書面評審、決賽答辯和校外專家盲審,今年5月份確定了推薦省賽的40個項目。最終,《先鋒召喚先鋒:新時代革命文物資源融合發展創新研究—— 基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5 地14 縣的調查》等4件作品獲一等獎,《暢“碳”校園,尋“跡”未來——基于行為碳足跡的河南省大學生綠色低碳生活調查研究》等16件作品獲二等獎,《“橘”事聞名——基于對廣西河池市宜州區砂糖橘銷售策略的調查研究》等20件作品獲三等獎,劉曉芳、張小奎等9名教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該校項目組代表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將以本次競賽為契機,圍繞學校育人目標,廣泛宣傳,深入發動,精心組織,引領帶動更多同學關注挑戰杯、參與挑戰杯,以賽促學,以學促用,努力培養財金青年學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奉獻青春力量。
學校獲得第十六屆“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獎作品名單
序號 | 類別 | 作品 | 作者 | 指導教師 |
一等獎(4件) | ||||
1 | 理工科類 | 拓撲學的應用 | 李唐朝王盈盈 | 劉曉芳 |
2 | 哲學社會科學類 | 先鋒召喚先鋒:新時代革命文物資源融合發展創新研究—— 基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5 地14 縣的調查 | 龐麗洋茆康時佳佳趙思熠周怡萌余曉倩郭慧穎 | 張小奎朱曉芳 張海鵬 |
3 | 秉非遺傳承,促產業振興:汝瓷發展現狀與創新性發展調查研究——基于汝州和鄭州兩 地區的實地調研 | 呂曉鋒和佳寶曹滎濤李一平肖帥崔香亭劉詩杰 白小可兒 | 郭文靜王向群 李瑤 | |
4 | 后疫情時代下核酸小屋的改造再利用——基于河南省鄭州市 某區769 個核酸小屋的調查 報告 | 單耀杰李楨李金穎王柯方張靖遙 | 吳鈺劉彩霞 | |
二等獎(16件) | ||||
5 | 理工科類 | 慧感暢行——自適應智能交通導流裝置 | 楊聰穎閆佳豫向婧劉朝文趙夢雅徐鈺森張玉杰 | 胡振宇羅倩 謝雯 |
6 | 地理空間科學技術與數理結合研究 | 李馨怡王寶可郭嘉琦李盈博 | 牛雪華 | |
7 | 一種模塊化結構的索氏提取裝置 | 高揚智喆王亞琦田育寧王素素賈紹杰郭楠劉文舒崔奧哲 | 楊玉峰王塵 | |
8 | 哲學社會科學類 | 孤獨經濟背景下個人信息安全現狀與對策研究—— 以社交類APP 為例 | 李蔓漪劉彤彤吳甜盧伊麗張瀟文劉明坤周孟瑤 | 王陽武維瀟 |
9 | 樂享美好夕陽紅,河南康養我看“中”——基于太行山林州市區域8 鎮2165 名民眾的調查研究 | 王靖辰徐苗宋志洋蔡倩倩 | 萬年慶趙燕鴻 | |
10 | 暢“碳”校園,尋“跡”未來——基于行為碳足跡的河南省大學生綠色低碳生活調查研究 | 李苑昊張夢瑤張銳謝寒雅王碧涵馬藝豪張夢晨溫馨穎 | 滕卓奇劉舒暢 馮麗 | |
11 | 國家非遺河南汴繡的創新與再發展—基于汴繡傳承人與800 份問卷的調研分析 | 張喜盼張曉青丁樂言赫然雪騫單耀輝 | 劉彩霞喬敏 | |
12 | 可穿戴式智能設備在慢性病健康管理領域的應用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以手戴式為例 | 韓永欣陳瑞陽張豪歌仲璐璐 | 馬紅芳 | |
13 | 教育“雙減”下的家庭生活圖景——基于河南省23 個家庭的質性研究 | 劉紅艷曹陽史佳幸劉君玲高鵬飛單麗媛王敬雯 | 宋小香范磊 | |
14 |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民農閑時間利用情況研究——— 以 河南省漯河市19 個鄉鎮83 個村莊為例 | 郭沛琪孫暢王雨璐萬歡王海寬翟若辛茆康常嘉豪 | 高曉雷李金龍 胡可心 | |
15 | 銀齡守護跨越“時代鴻溝”——基于鄭州市老年群體有關精細化導醫服務的調查報告 | 沈怡靜王依蕊張鈺欣申穎王媛媛張艷 | 曹陽張璠 | |
16 | 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中農村老年人再就業的研究調查—— 以駐馬店市正陽縣為例 | 魏青青李燁龍談重陽雷亞楠閆澤琦馬長懷李玉璽王夢雅 | 李丹武維瀟李明英 | |
17 | 陽光補貼暖民心——基于河南省禹州市農機購置補貼現狀的調查報告 | 朱瑞祥李欣怡張譽元 | 李愛紅李婷婷 | |
18 | 醫?;菝裆夯卩嵵菔泄⑨t院的調查研究 | 馬星遠張雅昕何芮瑩常丹楊哲李宏張廣斌楊孟龍 | 武志祥 | |
19 | 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河南省土地流轉的問題及對策——以南陽市桐柏縣程灣鎮為例 | 彭磊劉藝卓馬盼霞周藝朵宋佳薇郭晨寧 | 李靜張震 范磊 | |
20 |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生活滿意度調查與思考——基于河南省868份問卷的實證調查 | 劉慧朱琳琳李靖靖宋景毅賈蕊柴景明 | 惠獻波高曉雷 郭祥露 | |
三等獎(20件) | ||||
21 | 哲學社會科學類 | “橘”事聞名——基于對廣西河池市宜州區砂糖橘銷售策略的調查研究 | 劉明坤韋靖然張維怡李想巢依萌李鑫鈺楊帥帥孔冰鑫 | 宋茜劉舒暢姜鐘鋒 |
22 | 財經類高校大學生心理資本提升策略研究—— 以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為例 | 胡德明余龍輝王世豪連有朋梁苗苗王欣悅朱思柔婁禹 | 王寧趙寒影何歡 | |
23 | 河南省冰雪資源調查及冰雪產業發展路徑研究 | 沈蘭蘭王貝貝王婷 | 張蓓 | |
24 | 咬定青山不放松,振興鄉村現美好—一關于防城港市防城區 那天花村鄉村振興建設調研報告 | 符鈺苓馮瑞杰姚疏影張延會 | 夏令張艷萍 | |
25 | 中學數學偏科影響因素的質性研究 | 常高路曹袁榕王慧平 | 楊揚夏令 李富穎 | |
26 | “雙碳”目標下大學生消費結構現狀及轉型路徑研究——基于506份問卷和實地訪談的調研及數據分析 | 李鑫蕊肖宇新王鈺涵陳晴晴冷雅新 | 馮可可 | |
27 | 數字經濟背景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以河南省為例 | 李一欣鄭夢穎史楊蕊張智涵 | 馮可可 | |
28 | 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基于鄭州市龍子湖高校園區12所高校1600名00后大學生非遺傳承教育的調查研究 | 馬曉楠黃聯想袁弋彤段肖楠李亞娟翟若辛茆康 | 劉雙吉高曉雷 | |
29 | IP巧“留名”—以馬面裙為例的傳統服飾法律保護調研分析 | 楊一平王琪飛張怡蕾鄭茜雯秦旭冉李一銘馮虹瑜 | 謝孟祥趙小玉 | |
30 | 新時代旅游產業如何發展?—基于洛陽旅游產業文旅融合發展為例的調查報告 | 姜聰聰李文杰韓璐憶徐璐芮賈思琦張靜瀟柳芷君高上 | 劉曉箏王思懿 | |
31 |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困境與突破—— 以豫劇為例 | 王宇慧王文婷呂卓繁王琛琢劉倩馮喆平辛蘇夢 | 孔亞平 | |
32 |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數字人力資源短缺問題研究—— 以林州市農村為例 | 申軼濤劉雅靜 | 高曉雷李金龍 | |
33 | 大健康背景下我國康養養老產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 徐夢韓雨棲李穎臻卜宇豪鐘武燚 | 王遠高雅麗 | |
34 | 針對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養老模式的思考調研報告 | 郝迅楊豐瑞袁敬宜楊苗苗 | 郭祥露董浩允 | |
35 | 高校大學生就業內卷的困局與突破——基于鄭州市的實證調查 | 李怡君韓夢薇樊曉雯王會李卓卓彭磊 | 范磊宋小香李靜 | |
36 | 河南農村義務教育發展問題及對策—— 以信陽市農村為例 | 張一凡李思熳彭磊徐悅怡馮麗潔楊冉 | 李倩楠趙楊飏張延松 | |
37 | 對于大學生體育健康生活方式的調查研究與對策—— 以鄭 州市大學生為例 | 常榮幸章晴尹梅李曉如胡錦陽朱陽晶黃義星彭磊 | 范磊李靜 馬畑丞 | |
38 | 財商賦能助力學生成長——大學生財商教育現狀調研——基于鄭州東區7 所高校2000 多名大學生實證調查 | 郭曉含趙旭東劉龍昊楊藝珂茆康白雨露孫雨菲翟若辛 | 高曉雷武維瀟 | |
39 | 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消費對地方經濟發展影響的調研報告—— 以鄭州市為例 | 游志文孫可昕張璇梁夢圓孟圓媛曹欣欣李晗 | 王曉燊 | |
40 | 以信用之火炬,亮環境之發展——基于河南高校垃圾分類的調查報告 | 宋克鑫侯鑫澤吳睿博劉嘉煜 | 李改芹謝瀚鵬相天起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