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資訊!一場持續六年的鄉村教育觀察接力
2022-09-28 18:45:26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1
聽新聞


(資料圖)

近日,由25名同學組成的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新聞中心“工小程”實踐團,踏上了前往重慶北碚區三圣鎮天宮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之旅,他們將在當地開展關于鄉村教育的調研,并完成一份調研報告。

這是一場已持續六年的鄉村教育觀察接力。2017年暑假,重慶工程職院“工小程”實踐團成員王妍,在指導老師的支持下,前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開展鄉村教育志愿服務活動。回校后,王妍撰寫的家訪日記引起了老師們的注意。

“這些充滿真情實感的家訪日記,讓我們意識到,讓學生帶著主題、帶著思考深入鄉村院壩對鄉村教育進行調研觀察,不僅是學生了解鄉村的一種途徑,也是推進實踐育人的一種方式。”該校黨委宣傳部學生新聞中心指導老師劉洪梅說。自此,每年暑期深入鄉村院壩開展鄉村教育調研觀察,成為“工小程”實踐團的傳統。

隨著實踐團規模的逐漸擴大,調研觀察的方式也在不斷豐富。2018年暑假,實踐團成員們前往四川達州市通川區旭坡村,開展了關于鄉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研,形成了6000余字的調研報告。對于這份凝聚著團隊成員心血的調研報告,團隊成員胡立丹表示,希望引起社會更多有志者關注,通過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及人文關懷,幫助鄉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調研觀察的經驗也通過總結分享會、調研報告、家訪日記的形式接力傳遞到下一屆“工小程”實踐團成員手中。

2019年暑假,作為團隊成員,牟天熠參加了前往四川省營山縣晨鐘村的鄉村教育調研。16天里,他深入農戶家訪、與留守兒童聊天、為留守兒童上課,從一名學生變成了留守兒童口中的“知心大哥哥”。調研結束后,他把調研觀察的經歷融入自己的職業規劃。畢業后,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重慶巴南區百勝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投身鄉村振興一線。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教育的振興。在“雙減”政策之下,鄉村教育又將如何振興?帶著這樣的問題,2022屆“工小程”實踐團成員在北碚區教委的支持下,來到北碚區偏遠的鄉鎮——三圣鎮天宮村。

連日來,“工小程”實踐團的成員們沿著崎嶇的鄉村山路蜿蜒而行,走村入戶,與村民們訪談交流。實踐團成員楊子疆川快速地記錄下所見所聞以及來自村民們的各種講述。“我們都特別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要把寶貴的第一手調研資料帶回去,為下一步調研報告的撰寫打下基礎。”楊子疆川說。

重慶工程職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張洪沖表示,組織學生深入鄉村院壩調研觀察鄉村教育,不僅是一次難忘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體驗,也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課”,這堂課引導教育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在調研觀察中思考如何把個體發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

在重慶工程職院黨委書記易俊看來,這堂“行走的思政課”源于鄉村教育觀察,但不限于鄉村教育觀察。今年暑期,學校組建了20余支“三下鄉”社會實踐團、100余支“返家鄉”社會實踐團,千余名師生深入江津、北碚、奉節、萬州、巫山、城口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把社會實踐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鼓勵學生深入鄉村振興一線當好學員、宣講員和調研員,引導學生在深入鄉村實踐中找到鄉村全面振興的答案。(中國教育報-在教育新聞網記者 胡航宇 通訊員 鐘世瀲)

標簽: 一場持續六年的鄉村教育觀察接力 meta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