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臨沂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劉秀光等參加此次會議,為大家介紹《全市公安機關深化提升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十條措施》具體內容,解讀相關政策措施。
(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臨沂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了全市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重點城建項目集中開工動員儀式,全面掀起了項目建設熱潮,為全市實現工業經濟“量質提升、兩年萬億”目標注入強勁動能。
市公安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融入護航重大項目建設,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成效基礎上,立足工作實際和公安職責定位,深入重大項目實地走訪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對公安服務保障措施進行創新和延伸,研究出臺了深化提升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十條措施。
積極完善“項目警官制”。市局、縣公安(分)局領導班子成員負責包聯省、市級重大項目,完善“一項目一民警”制度,責任民警常態化聯系重大項目,密切跟蹤項目進展,及時收集問題訴求,落實“民警吹哨,警種報到”機制,對公安服務事項提供“一對一”幫辦和代辦服務,重大復雜事項層報分縣局和市局包聯領導研究解決。
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按照“一項目一方案”原則,圍繞立項、落地、開工、投產等環節,聚焦征地拆遷、環境保護、拖欠工資、建設安全等方面,摸排項目內部、周邊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全面開展風險評估。對存在的風險隱患,及時報告黨委政府,通報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做好防范化解工作。
嚴打涉項目建設違法犯罪。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加強對交通運輸、礦產資源、建筑市場等行業領域涉黑涉惡線索摸排,依法從嚴打擊強攬工程、強迫交易、收取保護費的行霸、市霸。嚴厲打擊借征地、拆遷、補償等名義,實施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妨礙項目落地、阻撓工程建設的違法犯罪。嚴厲打擊影響投融資安全的集資詐騙、票據詐騙、網絡傳銷、高利轉貸等違法犯罪,加大對商業賄賂、串通投標、合同詐騙等經濟犯罪打擊力度。保護重大項目創新成果,依法打擊假冒注冊商標、侵犯商業秘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等違法犯罪。快偵快破盜竊設備工具、電線電纜等建設生產物資和損毀公私財物等多發“小案”,提高破案率和震懾力。嚴厲打擊網上惡意造謠、污蔑詆毀項目建設、危害信息系統安全的違法犯罪。涉及省、市重大項目的刑事案件分級報送市、縣政務服務部門備案,重大案件視情掛牌督辦。
規范涉企執法行為。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和證據標準,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界限,堅決避免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進一步規范涉企刑事案件警務協作,加強涉項目案件監督檢查,及時督促整改有案不立、違規立案、壓案不查、久拖不決等問題。
構建“親”“清”警企關系。執法辦案、走訪聯系中做到“五個嚴禁”:嚴禁違規插手企業經濟糾紛,嚴禁借管理服務之機“吃拿卡要”,嚴禁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嚴禁向企業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亂拉贊助,嚴禁接受企業安排的宴請等活動和收受禮品禮金等財物。公安紀檢、督察、法制部門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及時受理核查舉報投訴線索,在職責權限內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健全監督保障機制。暢通涉企問題訴求辦理“綠色通道”,對重大項目建設問題訴求,落實閉環辦理,強化跟蹤督辦,依法妥善解決。向社會公布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咨詢熱線,及時受理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政務服務部門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核實、移交處置。建立重大項目負責人和項目責任民警參與的服務重大項目工作評議機制,評議結果納入縣級公安機關綜合評價。
為切實維護重大項目及周邊良好的治安秩序,強化項目治安防控。深化“三聯”機制內涵和外延,加強項目建設周邊治安秩序維護,指導項目建設企業落實內部安全防范主體責任,健全制度規范,配足配齊保安力量,加強培訓管理,科學布建項目內外部、出入口、重點部位視頻監控,將重點園區、重大項目等重點區域、交通要道優先納入公安視頻監控“補點擴面、提檔升級”總體規劃。依托警務室、警務站、警保聯控站等治安防控支點,組織派出所、特巡警、保安等力量,在重點園區、重大項目及周邊常態化開展巡邏防控和執勤守護。建立警情快速響應機制,第一時間派警處置報警求助,及時開展治安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為重大項目建設營造良好治安環境。
為保障重大項目道路通行暢通,強化重大項目周邊交通安全管理,優化交通設施、標志標線和信號燈配時,科學設置貨車禁限行區域和引導路線,優化城市配送貨車通行管理,取消皮卡車進城限制,延長城市貨車允許通行時間、放寬通行噸位限制、優化城市配送通行碼管理,提升貨運物流通行效率。開辟重大項目工程車通行證快批快辦“綠色通道”,有緊急運輸需求的,提供“點對點”全程交通保障。優化涉重大項目交通事故快處機制,符合規定條件的,最大限度不扣車、不扣證、快處理。
同時,優化公安政務服務。依托“愛山東”“12123”等政務服務平臺,不斷拓展車駕管、居住證、貨車通行證、無犯罪記錄證明等高頻網辦業務。在政務大廳、車管所、出入境大廳、戶籍室開辟服務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實行容缺受理、優先辦理、加急辦理。探索推行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向重點園區、重大項目延伸,提供多警種、多元化服務。健全人才落戶“綠色通道”和“服務專員”機制,推進出生登記、購房遷入、投靠遷入等戶籍業務“不見面”辦理。優化移民事務服務中心建設,一站式提供公民出國境證件辦理、外國人簽證簽發、停居留證件辦理等中外人員出境入境和在臨停留居留服務。推行公章刻制備案“全程網辦”,民用爆炸物品購買運輸許可、劇毒化學品購買許可當天辦結。優化道路交通安全評估流程,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程建設占用、挖掘道路交通組織方案審核,3個工作日完成不可解體大件物品運輸審核。
落實公共安全監管措施。聚焦化工企業、物流園區等重點區域,危爆物品、易制毒化學品存儲、使用、流通等重點環節,以及道路交通運輸重點車輛、路段、時段等重點要素,常態化開展全過程、閉環式安全檢查,最大限度預防公共安全事故。加強對重大項目信息系統的監測巡查,指導運營單位落實網絡和數據安全主體責任,確保重要信息系統和核心數據安全。健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實行“一次檢查、全面體檢”。推行“互聯網+監管”,推進監管數據歸集共享,加強風險監測預警,提升精準化、智能化監管水平。(本網記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