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題高質量發展 中國長城探索國企改革新解
2023-05-08 14:14:40 來源:中國經營報
1
聽新聞

本報記者 譚倫 北京報道


【資料圖】

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于2022年正式收官,國有企業的改革成效便備受關注。隨著日前2022年財報季的出爐,國有企業的業績單也相繼公布,在數據呈現出的喜憂背后,國有企業的改革經驗,也為中國經濟的下一步調整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作為央企排頭兵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計算產業的主力軍,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此輪交出優秀業績的國企代表之一。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長城總資產338.7億元,同比增長3.5%;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36.6億元,同比增長40.7%;毛利率達到25.2%,較去年提升4.3%。

提及財報背后的努力,中國長城高級副總裁、研究院院長李璇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2022年對中國長城來說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中國長城始終將重心放在聚焦計算產業和系統裝備兩大主業,同時加大研發投入,加快關鍵技術研發攻關,開拓行業市場,通過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架構,推進資本改革,實現了業績的穩定提升。

聚焦主業 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記者注意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國企改革的一大焦點便是集中主業,清退“兩非”(非主業、非優勢業務)與“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以此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而中國長城正是積極踐行了這一要求,完成了公司主營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財報顯示,2022年中國長城聚焦計算產業與系統裝備兩大主業,形成了8項業務10家骨干企業聚力發展的新格局。其中,在計算產業方面,中國長城形成以中電長城、長城信息、長城電源等為主體的“四控四參”發展格局;在系統裝備業方面,則形成以中原電子、圣非凡、湘計海盾、長江科技等為主體的“六控一參”發展局面。產品圖譜體系能力快速提升,以計算產業為核心,已初步完成產業鏈布局。

為了集中主業,中國長城進行了業務資源整合,以減少非必要開支。據中國長城戰略發展部(改革辦)負責人季健雄介紹,中國長城將原有的25小類業務精簡至10小類業務,100%清理邊緣業務、虧損業務、低毛利業務。在調整業務結構的同時,加大力度開展清理退專項行動,納入清理壓縮計劃的全資及控股單位10家、參股單位11家。通過改革調整,將關鍵資源集中配置于主責主業領域,持續增強戰略核心競爭力。

“過去一年,中國長城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錨定‘芯端一體、軟硬耦合,雙輪驅動、有機發展’的發展策略,通過‘整合業務資源、導入資本資源、重塑長城品牌’三管齊下,主責主業更加聚焦,業務結構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優化資源配置,增強發展后勁。”季健雄表示。

加大研發 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總結電視電話會議上,國資委方面曾介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我國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研發投入強度進一步加大。中央企業2022年研發投入經費超1萬億元,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與2019年相比,2021年209戶“科改示范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提高6.5個百分點,新增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增長69.5%。

在此重研發背景下,中國長城也率先走在前列。財報顯示,2022年中國長城研發投入達15億元,同比增長5.98%,創公司歷史新高。新申報專利173項,斬獲多項科技類獎項。在系統架構、系統安全等計算技術方面實現眾多突破進展。系統裝備技術能力大幅提高。

據李璇介紹,通過不斷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狠抓產品研發,布局關鍵賽道,中國長城填補多項國內空白,為國家信息安全領域積極賦能。2022年,中國長城成功研制了6款終端、3款服務器產品,在智能運維、節能設計、系統安全設計方面取得技術突破,形成成套技術方案。

“同時,中國長城還夯實研發基礎,圍繞‘強基礎、重預研、優驗證’三種能力著重提升。”李璇指出,中國長城2022年累計將502項需求落入到下一代產品規劃設計,對飛騰、騰瓏等關鍵系列產品提前開展技術預研,積極開展性能測試及多應用場景驗證,全面提升了產品規劃能力、預研能力、測試能力。

此外,中國長城還積極創新資本運營模式,采用戰略投資、增資擴股、混改引戰、分拆上市等市場化金融手段,先后收購飛騰信息、邁普通信部分股權,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影響力,并向中電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資,形成系列化特色工控產品體系;通過混改,實現了公司股權結構的優化。

隨著國資國企改革步入新發展階段,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成為實現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內在要求。

李璇表示,當前公司正主動從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戰略需要出發找定位、抓落實、謀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創新主體和產業龍頭優勢,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重大創新成果產出迭代、行業前沿技術研究,鍛造產品生態鏈,建設高端人才隊伍,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以科技創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編輯:張靖超 校對:顏京寧)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