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階段,美術課堂主要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術創意思維……”直播間里,“主播”正在詳細地介紹美術課堂教學的基本結構。網線另一端,華東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剛放假的同學們,正在認真聽課記筆記——這是他們正式成為“小老師”之前重要的一課。
今年寒假,來自華理藝術學院的27名支教小老師將為云南尋甸的孩子進行“一對一”藝術支教。為提升同學們的支教能力、保證支教質量,近期學校特邀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藝術課程教研員顧穎向大家傳授“怎樣講好一堂藝術課”。
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鄉村有鮮活的藝術資源,但缺乏美育師資力量。自2019年起,華理藝術學院就開啟了“設計點亮鄉村,美育走進山區”志愿活動。
經過線上調研、線下走訪,藝術學院與信息學院師生共同打造了“藝術課堂線上鄉村支教志愿服務平臺”。在平臺建設過程中,師生前往了云南省尋甸縣開展實踐活動,并在仁德二小進行了項目的推廣工作,得到了良好的使用反饋和有效的改進意見。目前,網站的基本功能建設已完成,且基本實現了初期所構想的功能需求——整合藝術教育資源、美育課程視頻錄制等。
據悉,未來華理學子還將通過舉辦藝術作業展、“云”游美術館等活動,為藝術教育資源匱乏的鄉村提供全方位的美育教育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