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舊拓新,實小青華數學教研課再展風采
2023-05-05 12:44:05 來源:成都市實驗小學青華分校
1
聽新聞

春花爛漫展新顏,最美人間四月天。4月,成都市實驗小學青華分校數學組教師繼續開展“研常態課堂,促教師發展”校內教研活動。青羊區教科院數學教研員嚴淑娥老師來到實小青華分校,對學校數學教學工作進行了指導,和數學組全體老師深入課堂,圍繞具體課例開展了教研活動。

四年級的趙芳老師執教《小數的乘法》

趙老師通過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小數的乘法。在已有對整數乘法的良好認知的基礎上,探索研究小數的乘法,基于將新知轉化為舊知的思想,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使用多種方法解決了小數乘法的問題,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表達、歸納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用數學模型來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


【資料圖】

三年級的楊秀菊老師執教《平移和旋轉》

楊老師結合生活經驗和分類活動,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了身邊豐富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并且直觀體會了它們的特點。課前,楊老師使用了前測的教學方式,提前預測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中,結合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引導學生體會平移和旋轉運動過程中,物體的形狀、大小、方向和位置發生的變化。

朱艷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等量關系》

朱老師先從學生熟悉的蹺蹺板入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在觀察小動物們找平衡的過程中發現相等關系,理解相等關系就是等量關系,使等量關系變得更直觀,更容易理解。,接著再從身高的比較中,進一步理解什么是等量關系。探索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等量關系,先通過分享畫圖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畫圖可以使抽象的數量關系具體化,再通過用一句話和等式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借助符號表示等量關系的優越性,最后對比不同等量關系式,發現用式子表示同一個等量關系往往可以寫成不同形式。

尤禮英老師執教三年級下冊《有趣的推理》

課伊始,尤老師首先通過猜一猜粉筆在哪只手的游戲,激趣導入,初識推理,讓學生對推理問題產生深厚的興趣,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接著合作探索,體驗推理,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引導學生利用表格、借助符號、運用排除法進行推理,在獲取推理知識的同時,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同學們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位老師均認真研讀了教材和課程標準,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設計教學過程,體現了自己的教學思路,并從不同方面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觀完課堂,嚴老師和數學組的老師們共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上課老師針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了簡要的說課,闡述了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學生學情預設和課堂中出現的教學問題及改進方向。

課程結束后,數學組老師就數學教學及其他老師的課程進行了評課和交流。

劉婷老師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教學語言規范。平移和旋轉這一教學內容中,在學習和明確旋轉的運動過程時,對于旋轉中心的確認可以通過豐富實例和直觀感受來進行改進。

敬秋雨老師提出:楊老師的課前學情檢測有益于把握學生的學前知識理解程度,對于教學設計十分有益。趙老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和引導方式十分值得學習,對其他老師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彭玥祺老師提出:課前學情檢測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很有幫助,并就如何針對前測進行反饋,如何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并相應做出調整和改變提出思考。

朱艷老師提出:課堂前側的反饋可以根據大單元教學來做做出調整,根據不同學生的學情為整個單元教學的承上啟下進行改善。針對教學過程提出了部分細節性的改進措施,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規避非本堂課必要的教學問題。提出在不同版本教材中小數的乘法計算的側重點也有不同,并根據相應的側重點來教學。

吳明華老師提出:小數的面積模型也有滿十進一的滲透,在數學面積模型上作圖時,可以在日常練習和作業中強調作圖的最優方式。在平移和旋轉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直觀展示旋轉運動過程中的中心點,有助于學生體會感知旋轉的運動過程。

肖雪梅校長指出: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擅于引導學生,觸碰到了數學學習的本質,并有鮮活的課堂生成。在教學中老師們應該溝通多種學習方式,尋找異同;計算教學中,把握運算的一致性和運算的本質,例如乘法是相同計數單位的累加等;平移的運動過程,體現點線面的階梯式形成,為之后的學習鋪設基礎。最后,肖校長對全體數學組老師的教學研究和教學熱情提出了肯定和鼓勵。

趙蓉主任指出:聽課和教研是每一位老師不斷學習和進步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預設課堂和學生學情需要教師不斷反思和實踐,才能清楚學生是否明白和掌握了學習內容;課堂上要權衡教學內容的輕重緩急,抓住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標;同時還要善于培養和鍛煉學生思維的多樣性。

最后,嚴淑娥老師肯定了老師們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在四位老師的課堂中看到了課程標準的體現和運用,看到了培養數學思維的過程。四位老師的教學過程體現了舊內容的延續和新內容的生長。

嚴淑娥老師還提出: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運算法則和運算的意義去運算,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意識。老師們要準確把握住乘法和除法運算的本質,在教學中有統整的意識,幫助學生去串聯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達到舊知識的延續和新知識的生成。

嚴淑娥老師還結合課堂呈現指出從學生具體的操作中抓住教學突破點,在學生畫圖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先畫圖后計算,只有先實踐,才會有方向。老師們要擅于運用語言去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辦法解決問題,在計算的學習中理解算理,讓孩子們會算,但更明白算什么。

“善學者明,善思者智”,老師們真正做到了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同時也在一線教學中不斷思考、提出疑問、參與教研活動,進而繼續加深理論學習。如此往復,教師教育理論素養、教學技能水平定會不斷提升!

每一次的校本研究活動,都體現了數學教研組對教育認真負責的態度,體現了數學組老師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做實做優課堂教學的決心。研不停止,老師們必定一步一個腳印,勤學勤勉,砥礪前行。                                            (賴波 通訊員 彭月祺 趙芳)

成都市實驗小學青華分校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