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小滿既至,仲夏將來。秉承成都市高新區實驗小學“讓每一個生命自由生長”的教育思想,為深化大科創教育,建設學校勞動種植教育實踐基地,6月13日,在劉禮彬副校長、信科中心陳龍明主任的帶領下,高新實小三四年級的學生代表于來到了位于新都區的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進行參觀學習。
活動伊始,農科院林主任為孩子們介紹了基地概況,并就四川的農作物種類、優勢農作物品種以及作物的生長環境和特殊性等專業知識與同學們展開了問答交流。同學們津津有味地聆聽,懷著期待的心情開始了本次實踐學習。
接著,孩子們來到了現代科技沙龍館。在這兒,林主任為孩子們細致介紹了同一農作物的不同類型,引導孩子們認識到農業科技的發展不斷滿足著人們的不同需求??粗寤ò碎T的農作物品種,孩子們不時發出感嘆科學家們的聰明才智。
在現代農業科普園,林主任帶著孩子們先后參觀了水果園、沙生植物區、大棚中草藥區、昆蟲標本館、以及墻體栽培區等。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各式各樣的植物動物,并對它們的的基本性信息與養護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同學們走出教室,讓學習發生在一株株植物面前,既拓寬了知識面,也增強了對勞動學習的興趣。
下午,同學們聆聽了省農科院植物保護所王劍博士的專業知識講座——植物生病了。王博士用親切的語言帶著同學們一起認識不同的蔬菜及其他農作物,了解農作物病害的分類以及病害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學習如何通過病癥和病狀認識不同的病害,從而探索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的農作物病害的方法。聽課過程中,同學們興趣濃厚,積極參與問答,切身觀察了植物的病狀和研究人員培養的不同病原物,結合生活經驗和掌握的科學知識更加深入地收獲到了更多農作物保護知識,也從另一個方面感受糧食的來之不易。
最后,王博士帶著同學們學習使用顯微鏡。顯微鏡作為實驗研究的重要工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王博士通過實物操作詳細講解了顯微鏡的拿取方法,顯微鏡的結構和操作方法,同學們認真記筆記,將所學知識牢記在心。同時通過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實驗,同學們對肉眼不可見的微觀世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激發了他們探索微觀世界的愿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同學們感受到了現代農業中的智慧與科學,農業科學在生活中的巨大價值,學習了科學家們的研究探索精神,并將科學研究之根種植于心中。(黃小林 通訊員 楊思凡 吳秀明)
農業科創園;農業之光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