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國寶大熊貓,光華實小三年級跨學科課程精彩出爐!-全球觀焦點
2023-06-29 10:53:53 來源:成都市溫江區(qū)光華實驗小學校
1
聽新聞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確立了“加強課程綜合,注重關聯(lián)”與“變革育人方式,突出實踐”的基本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將這一基本原則在實際教學中得以落實,在學校的統(tǒng)籌安排下,本學期成都市溫江區(qū)光華實驗小學校三年級開展了《美麗的四川•可愛的熊貓》為主題的跨學科課程學習,以“我是家鄉(xiāng)小主人”為任務驅動,以國寶熊貓為抓手,展示熊貓,宣傳熊貓。融合了語文、數學、英語、美術、信息科技、勞動、音樂等多學科知識體系,從校內走向校外,再從校外走向校內,既體現了課程綜合,又凸顯了“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的理念。

作為一名四川人,深刻認識、了解人杰地靈的四川,深切感受到四川之美、之韻、之味,對于今后更好地建設四川、宣傳四川有著深遠的影響,更蘊含著一種歷史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為此,三年級組在學校整體部署和指導下,開發(fā)了“美麗的四川·可愛的熊貓”跨學科課程。孩子們通過“國寶熊貓”“數據熊貓”“宣傳熊貓”“展示熊貓”等子課題,深入了解了熊貓之美,更是從中領略到家鄉(xiāng)四川之美。


(資料圖)

前期準備

此次的跨學科融合教學對于三年級組的老師來說,就是全新的事物。為了讓課程更加豐富、更加立體,在前期的研討后,老師們又多次研討,進行學科間教材的分析、學情的分析,基于學科優(yōu)勢的分析,找準契合點,提煉相通相似的知識點、研究點,一步一個腳印,進行跨學科課程設計。皆在通過探秘國寶大熊貓,讓孩子們的核心素養(yǎng)在跨學科的課堂上自由生長,讓融合之花常開常勝。

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三年級組的第一次跨學科課程主題“美麗的四川·可愛的熊貓”精彩出爐。3月上旬,各參與學科組在經過相關的討論、論證后,陸續(xù)地啟動課題開題儀式。

課程實施

課題一:數據熊貓

課程開始,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節(jié)假日請家長帶領自己到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都江堰熊貓樂園、成都動物園、臥龍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等地方實地觀察熊貓,再在家長的指導下從互聯(lián)網上、書籍、報刊雜志等方面收集有關熊貓的相關資料。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總結國寶大熊貓的分布區(qū)域、生長習性、科學價值、生存現狀等,進而激發(fā)他們愛護熊貓的熱情。

課題國寶熊貓

在眾多的珍稀動物當中,熊貓到底擁有何種魅力,能成為我國的國寶?在不斷的探尋當中發(fā)現答案。同時學生通過對資料的整理、歸納、分析發(fā)現熊貓現在在國內的生存狀態(tài)及在世界范圍內的現狀。

課題三:創(chuàng)意熊貓

學生通過對熊貓的觀察、認識與理解,探索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所觀察、認識到的熊貓形象。

課題四:展示熊貓

熊貓作為國寶,更作為四川的一個形象名片,如何向更多的人展示它?以哪種形式向別人進行展示?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思維風暴,紛紛獻言獻策,各抒己見,充分發(fā)揮不同學科的優(yōu)勢進行大膽嘗試,利用精妙的構思與色彩的結合,描繪出栩栩如生的熊貓圖畫,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的賦能,使用精準的計算機語言生成可愛的熊貓形象……

課題五:宣傳熊貓

通過前期的學習,學生已然生成了對熊貓的喜愛、保護及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將自己的家鄉(xiāng)向更多的人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了解四川,了解國寶熊貓。

“研”途無盡,奮楫前行。經過一學期的跨學科課程活動,各參與教師都受益匪淺,頗有收獲,既對跨學科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認識,也更加明確了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措施,為下一次的跨學科課程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期待在全組老師的努力下,為本年級孩子設計出更加豐富、有趣的跨學科課程,讓所有小麥粒都能心懷向美,顆顆飽滿,邁向光芒。(張紅)

探秘國寶大熊貓,光華實小,三年級組,跨學科課程,精彩出爐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