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灌漲中心小學開展“學會敬畏”主題教育活動 當前速看
2023-06-05 17:51:12 來源:河南省教育網
1
聽新聞


(資料圖)

朱熹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曾國藩說:心有敬畏,行有所止。”說明敬畏對人的約束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幫助人們知道什么是可為的,什么是不可為的。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自律習慣,強化德育工作,促進學生進步。從本周起,灌漲中心小學將開展為期一月的“學會敬畏”主題教育活動。

6月5日早,國旗下講話,開啟了該項教育活動。首先六三班的劉淑暢同學做了《學會敬畏,和諧人生》的演講。分別從敬畏父母、敬畏老師、敬畏自然、敬畏法律法規四方面進行了闡述。她說敬畏父母,就是要珍愛父母賜予的生命,熱愛生活,常懷對父母的敬畏,才能正視困頓挫折,才能昂首笑對一切仿佛難以逾越的困難際遇;敬畏老師,就是要認真對待老師的要求教誨,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懂得人生的真諦,熱愛生活;敬畏自然,就是我們認識到自然環境中各元素有益和危害的雙面性,既感恩自然,又必須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敬畏法律法規,就是要讓學生其明是非、守規矩、有底線,尊法、知法、守法,學會和敢于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他人合法權益。

接著德育主任張鵬立老師講話。他說,敬畏的含義是既敬重又害怕,是一種在面對正義、莊嚴或崇高事物所產生的情感,是一種對待神圣事物的態度和信念,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約束和規范,它不僅是一種生活觀,更是一種行為準則。敬畏不是恐懼,而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他可以激發人們的內在動力,讓人們更加珍惜生命、追求卓越,做出正確的選擇。凡心存敬畏者,必身正行端,品行高尚,遵規守矩,奮發進取,收獲的是幸福平安,成才成功;若心無敬畏,則無法無天,膽大妄為,傷天害理,最終自取滅亡。敬畏祖先,敬畏長輩,敬重生命,敬重自然,敬重法制,敬重一切善良與美好是在我們一生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生素養,是一個人形成善良美德的根基,也是一個人能夠實現自我約束的前提——敬畏使我們學會謹慎而知行。 希望同學們理解敬畏的內涵和意義,樹立敬畏意識,心存敬畏之心,好好約束自己,做個自律的人,高尚的人。最后,他說,今天是“敬畏”教育的開始,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每周的都要選取一個具體的內容,進行宣傳教育,使“敬畏”教育深入人心,植入骨髓,融入血液,成為約束人生的法繩,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優秀的人,大寫的人。

通過“敬畏”教育,相信,學生們不僅對“敬畏”的含義和意義有了深刻的認識,而且會樹立敬畏意識,培養敬畏習慣,在以后的日子里,心存敬畏,嚴格約束自己,自覺遵守制度,堅決不做不能做的事情,做一個優秀的小學生。

(通訊錄 楊小華 謝海俠 供稿)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