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看:“逆向考研”有助于破除“唯名校”
2022-09-29 08:51:00 來源:中國教師報
1
聽新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考研競爭日趨激烈,“逆向考研”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一些本科畢業(yè)于“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學生,在考研時不再局限于報名“雙一流”建設高校,普通院校也逐漸成為他們的選擇。

在眾多“雙非”學生對“雙一流”建設高校趨之若鶩的背景下,部分“雙一流”學生不走尋常路,“逆向考研”顯然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邊廂,不少“雙一流”建設高校提升招收推免生比例,考研越來越難;那邊廂,考生考研意愿增強,部分考生堅持“二戰(zhàn)”乃至“三戰(zhàn)”。為了提高成功“上岸”的概率,“逆向考研”便成為一種無奈的理性選擇。

若干年前,考研不像當下競爭這么激烈,“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生考研大都傾向于“更上一層樓”,大都偏好沖刺比母校名氣更大、排位更靠前的學校。如果“沖刺”失敗,還可以通過優(yōu)質生源調劑的渠道回母校,或者去雖然比母校遜色一些但屬于同一辦學層次的其他高校。可是,近年來考研逐漸升溫,“雙一流”建設高校第一志愿報考率大都很高,“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生一旦沖刺失敗,再想調劑到“雙一流”建設高校幾乎不可能。在堅硬現實的擠壓下,“逆向考研”逐漸從個體偏好發(fā)酵為一種集體現象。

教育分層影響社會流動,考研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社會流動。在學歷金字塔上占據更高位置,意味著將來求職時籌碼更重,到北上廣深和東部沿海大城市讀研固然有助于“爭上游”,卻也要承受巨大的競爭壓力。“逆向考研”反其道而行之,成功上岸的概率更高。與沒有學校讀研相比,到“雙非”高校讀研雖然談不上理想,但也是一種不錯的“次優(yōu)選擇”。

“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有二流乃至三流專業(yè),“雙非”高校也有一流專業(yè)。在“逆向考研”的考生中,也有一些人是主動選擇。不論選擇一個喜歡的城市,還是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yè),抑或挑選一個喜歡的導師,“逆向考研”有的并非來源于外部壓力,而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樣的不唯名校、不唯學歷,顯然值得點贊。

而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教育生態(tài)。改革用人評價,健全人才選拔機制,破除“唯名校”“唯學歷”,讓教育評價改革深入人心,讓“雙非”學生同樣有機會參與公平競爭,考研才會少一些功利與算計,多一些本真與純粹。

破除“唯學歷”“唯名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逆向考研”只是一種可喜的變化。只有讓以能力、業(yè)績、貢獻論英雄蔚然成風,讓規(guī)則公平得到守衛(wèi),讓機會充沛“不擇地而出”,社會流動渠道才會更加暢通和多元,整個社會才會更有生機和活力。到那個時候,面對“逆向考研”,人們才會習以為常。

(作者單位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

《中國教師報》2022年09月28日第3版

標簽: 逆向考研有助于破除唯名校 meta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