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韓國修復對日關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計7日訪韓,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盧信吉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日韓關系改善是美國主導促成,美國分別在安保與經濟層面,滿足日韓需求,以塑造更為堅實的美日韓軍事同盟網絡,劍指中國,但同時挑起朝鮮、俄國的敏感神經,東亞區域的對峙局面逐漸成形,一旦發展為集團式對抗,區域安全風險陡升。
盧信吉認為,美國刻意將日韓綁在一起,如此一來才能夠把握在東亞區域對中博弈的籌碼,美方也明白對峙局面只要發展下去,就很難回頭,這正是美國的目的,即使可能現階段還無法達到亞洲版北約組織(NATO)的程度,但相關趨勢已非常明朗。
盧信吉,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現任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助理教授、中興大學日韓總和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興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副執行長。研究專長包括國際關系理論、地緣政治與國際安全、外交政策、國際政治與兩岸關系。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將于5月19日登場,美國總統拜登將出席,并于其間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南韓總統尹錫悅舉行3方峰會,預計美日韓峰會于21日登場。此外,岸田證實,正安排于5月7日至8日訪韓會晤尹錫悅。美日韓關系發展趨勢引發關注。
針對美日韓同盟發展,盧信吉表示,美國方面對此扮演積極主導的角色,拜登政府為了鋪成對中博弈的戰略布局,對東亞區塊的盟國設計特別著力,美國將日本與韓國的分工及責任,劃分得非常清楚,并在安全保障與經濟合作面向上,滿足各方需求。可以發現日韓都愿意接受各自的任務,甚至對所謂“遏制中國發展”的角色扮演,都欣然接受。美國也藉此逐步達到在東亞區域建立更為綿密的軍事網絡目標。
他指出,例如日本在“國家安全”概念的轉換,公開喊出“臺灣有事等于日本有事”,日本在東亞軍事政策上面有更多的角色扮演,韓國則供應鏈上面或者是戰略物資的制造有獨特的角色,可以去應對全球危機,日韓與美國站隊都能夠達到自生發展需求,所以研判美日韓整個策略聯盟,只要在現有的政權都穩定的狀況之下,就會繼續維持下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