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他被譽為“英國小說中的莎士比亞”,被伍爾芙稱作“英國最偉大的悲劇作家”。他還是一位詩人,被徐志摩看作“英雄崇拜”的詩人。他的作品就是社會一面鏡子,充滿濃烈的悲劇色彩,他便是托馬斯·哈代。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位英國小說家、詩人十句格言,體會其文字的精神力量,相信你會有所感觸。
在小說和詩歌兩個領域,哈代的成就都是顯著的。他的小說以悲劇為特色,著重表現對生活的觀察與深層次現實的坦誠態度。詩則側重表現自己的情感與對世界、人生的感悟。他以寫小說走上文壇,在他生活年代,狄更斯、薩克雷是現實主義文學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他深受二人現實主義藝術影響,隨著時代變遷,他的文學觀自然深受環境影響,并發生轉變。
隨著資本主義蔓延歐洲,英國那種純真的農村傳統生活方式慢慢消失,人們背井離鄉,來到工廠并成為雇傭工人。昔日生活環境淪喪,后來大批工人失業,備受生活煎熬。在社會形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哈代敏銳捕捉到人們被重創的內心,因而他用最真實的文字形態表現出人們內心之痛苦。
在文學創作理念上,哈代推崇坦誠文學,也就是說用真實的文字表現生活,追求這一理念他是堅決的。他用痛苦的呻吟、憂傷與絕望,呼喚人們覺醒,同時引領人們認真思考人生價值。在創作過程中,他不滿足照搬生活表面的描寫,從人與物內部出發,挖掘最為本真的生活形態,喜劇與悲劇交相輝映,從真實生活本質之中找到文學真諦。
來聊聊哈代的詩,他寫過不少詩,但英國文學界并沒有將他歸類在詩人之列,也許是因為小說太過出色導致讓其詩人身份黯然失色。他早期和后期的詩中,很出色的表現出真純的人生哲學,從而影響著我國詩人徐志摩的詩歌創作。另外,哈代的詩中追求浪漫和田園,到了后期轉變為悲天憫人的心態。再有,哈代的詩具備音樂美和建筑美,字里行間流露出從“小我”的悲觀,營造出“大我”,以尋求社會出路。
筆者認為,哈代的小說是特別出彩的,他時刻關注人類命運,充滿渴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圖。在他的小說中,我們能感覺到,他精心繪制家鄉大自然的美好與優美的田園風光,讓讀者從內心中感受到大自然魅力。但他出生在工業化巔峰時代,人們自然、真誠、善良的品質逐漸冷漠,高速發展的社會造就一群無視人間冷暖、自私自利的人類。
在此種社會狀態下,人們迷失自我,情感扭曲,因而他的小說中滲透著人與自然,社會與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隔閡,致使人們精神世界發生異化與疏遠。所以,筆者認為,他的小說具有反省意味,并流露出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夙愿,這一點上,筆者認為他的小說具有深沉的思想,極具警示世人的作用。
哈代筆下的女性形象一直備受學術界關注。他塑造出一些獨立自主的女性,她們希望通過努力沖擊傳統的桎梏,爭取經濟獨立,以得到社會地位。她們很勇敢,敢于斗爭,爭取自身利益,極具前瞻性。另一類女性離經叛道,讓讀者感受到她們的超凡脫俗,具有深刻的女性意識。還有一類女性非同凡響,她們追逐自己內心希望的愛情與婚姻,將女性壓抑的性情綻放,并彰顯她們迷人之處,具有覺醒意識。
總之,哈代絕對是時代下一位偉大的小說家和詩人。他的創作生涯橫跨兩個世紀,創作出諸多不朽的小說和詩。他的小說具有悲劇意識,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彰顯作者突破世俗,回歸田園的意圖。他的詩具有深刻的哲學思想,讀完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深悟后讓人回味無窮。
據記載,哈代于1840年6月2日出生,今天是他183周年誕辰,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筆下十句格言,體會其文字背后真實意義,相信你會有所收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