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宏觀經濟治理工作的思路要從過去防過熱變成防過冷-環球速遞
2023-06-18 13:20:04 來源:亞匯網
1
聽新聞


(相關資料圖)

“過去1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逐年下滑,每年下滑0.32%,這個態勢必須逆轉。宏觀經濟治理工作的思路要變,要從過去防過熱變成防過冷。”6月17日,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ACCEPT)主辦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半年度經濟形勢分析”上,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國際學會(SAGE)聯席會長,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如是說。針對當前經濟面臨的諸多問題與挑戰,李稻葵研究團隊發布了最新研究的成果《防過冷是新時期宏觀經濟治理基礎性任務:2023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針對當前經濟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第一,重振消費增長,構建消費推動經濟增長新機制。短期內由中央政府推出消費補貼政策,在支付環節補貼消費者;增值稅收入劃分,由依據生產地原則改為部分依據消費地原則,推動地方政府從抓生產到促消費的思路轉變;健全汽車消費的中長期機制,建議宣布未來燃油車排放標準不影響已經購車的消費者,鼓勵特大型城市和大型城市推出車牌改革措施,盤活存量。第二,存量地方債務可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合力化解,建議對債務負擔過重的地區采取試點,由中央政府發行特別國債置換地方存量債務;設立債務重組基金,借鑒四大國有銀行重組經驗,對不良債務逐項化解;對于當前及未來的新增債務,應建立新的舉債機制;成立全國性的基礎設施投資公司;構建多維度、長周期的地方官員評價體系;深化第三,穩預期、穩信心是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關鍵。穩預期和穩信心需要在政策上多管齊下,穩定購房者和房地產企業的預期和信心。建議短期內在政策上明確不會開征第四,穩定民營經濟信心。明確民營經濟的政治地位;以放開一兩個民營企業進入困難的產業、培育一兩個新興產業為案例,引導民營經濟大規模投資。第五,提振外需,加大非對稱主動對外開放。加大力度穩外資穩外貿,越被限制越開放;簡化外商來華簽證流程,靈活處理簽證對等問題;縮短外資負面清單;加快RCEP落地。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