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春日暖陽的興隆湖畔,800多個身穿志愿紅馬甲的身影忙碌在綠地里,揮鍬培土、扶苗植樹……在植樹節即將到來之際,幾百株生機盎然的小樹苗在公園城市的一隅里正式“安家”。3月8日,“2023成都市民義務植樹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首站在興隆湖畔舉行。
上午9時,來自天府新區興隆街道辦事處、成都高新區志愿者協會及會員單位的40余名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來到了成都首個“近零碳建筑”——中建濱湖設計總部。據了解,這個坐落于湖畔北岸,外形酷似“綠色盒子”的建筑作為夏熱冬冷地區生態智慧“凈零能耗建筑”的示范項目,基于具有地域生態觀的建筑設計實現了綠色低碳的設計目標。志愿者們集中參觀了解了大樓采用的“氣象跟蹤技術自控天窗”“預冷通風”、光伏發電等多項低碳建筑技術。以本次志愿者活動為契機,興隆湖社區與高新區志愿者協會正式簽署共建協議,攜手推動公園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興隆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吳泓翰為中建西南咨詢顧問有限公司授予了“雙碳建筑科普基地”牌匾。
活動當日,四川天府新區科學城幼兒園、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天府新區融通科創基地項目部、三峽集團移民工作局、國能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國能集團物資公司、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中建咨詢公司、中建八局西南公司、中冶南方四川分公司、中建深圳裝飾西南分公司等50余家企事業單位志愿者們共同在興隆湖種下了500余棵樹苗。“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在興隆湖參加植樹了,就像一個春天的‘約定’,有特別的意義。希望它快快長大。”現場的一位企業志愿者表示。據悉,成都高新區志愿者協會已連續十年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先后在高新區、龍泉驛區、東部新區建立志愿者林7個。
天府新區是公園城市首提地,而水域面積4500畝,整個湖區達6500畝的興隆湖更是“公園城市”的一張閃亮名片。近年來,隨著湖畔生態環境的不斷提升,在暖陽的午后或者悠閑的周末,湖邊的綠道隨處可見出行游玩的市民。保護這樣大面積的生態濕地,除了社區的精心維護,也離不開附近企業、學校、居民的共同努力。興隆湖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淑均介紹到:平日里社區也會積極發動轄區內企業、機關單位、在建工地加入志愿者隊伍,組織一系列志愿活動,攜手共建湖畔“生態圈”。
本次“2023成都市民義務植樹主題志愿服務活動”由共青團四川天府新區工作委員會、成都高新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成都高新區志愿者協會黨支部、四川天府新區興隆街道辦事處等單位共同舉辦,由四川天府新區興隆街道興隆湖社區、天府新區志愿者協會、中建西南咨詢顧問有限公司等單位支持,為旨在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引導廣大公眾和青少年通過義務植樹參與環境保護,落實市委“成都幸福生活十大工程”重要部署,助力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黃小林)
科學城幼兒園,企事業單位,興隆湖,植樹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