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青老師和年輕教師在教研
沙青,女,48歲,中小學一級教師,任職于中心路小學,曾榮獲優秀教師,所帶班級榮獲優秀班集體稱號。帶領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并榮獲市級二等獎。她從事教育工作二十九載,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并在教育中得到鍛煉,在教育中得到提高。
【資料圖】
不懈努力 追求高效課堂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身為一名資深語文教師,她深知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教授語文,她采取不同的方法:夯實基礎--利用各種途徑幫助學生熟悉課本內容;字詞聽寫--每周“循環放映”;重視積累--課外閱讀每日必須;閱讀訓練--從方法到技巧,系統指導,反復錘煉;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練筆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單元訓練要求,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當堂講練結合,經過長久的訓練,很多學生能夠當堂完成習作。
嚴愛并濟 打造和睦集體
沙老師常說: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接手一個班級后,她最先做的就是組建一支龐大的干部隊伍,參與班級管理,并以此為核心,形成班級凝聚力。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讓他們發揮出來,就是班級巨大的財富。班干部的選任,既有老師的慧眼識金,又有學生的毛遂自薦,既有老師的定期指導、生生互評,又有老師的隨機點評、私下交流。對待這些小干部,有時她象一位慈母,諄諄教導;有時她像一位嚴師,循循善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小干部們都能獨當一面,能力顯著提高。
細心關愛 助力健康成長
近些年,沙老師所帶的班級中,屢屢出現特殊學生,行為特別,與其他孩子相比差別略大。這樣的學生管理難度大、效果差,常令老師頭疼不已。面對這樣的學生,她從不放棄,一方面利用掌握的心理學知識,隨時關注此類學生身上的點滴變化,不斷加以肯定,激勵他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允許其在自我糾正的過程中有反復,發動集體的力量使其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消除抵觸心理;另一方面主動與家長溝通,以誠懇的態度與家長建立聯系,盡己所能幫助家長解決困難,給家長以必要的指導與建議,形成家校合力,促使學生不斷向好的方面轉化。小耿同學多次轉校,家長總認為是老師造成了孩子的現狀,經她接手后,春風化雨般的待人方式使家長主動認識到,是自家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并參與家長心理課堂學習,小耿身上不斷發生喜人變化。小楊同學性格極端,脾氣暴躁,時常會攻擊其他同學,在與他談心之后,知道是因為在家總被爸爸打,經多次與他的父親溝通之后,父親改變了對待兒子的方式,孩子打人現象逐漸消失,但受委屈之后,他把打別人改為扇自己的臉。為了更好的幫助他,沙老師專程就他的個例現象咨詢了心理老師,回來后對他說:“雖然打自己是你的自由,但這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在我看來,你是個值得尊重的人。”在此后的學校生活中,沙老師持續給予其關注,發現、肯定其自身價值,終于使得小楊徹底學會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交到了許多朋友。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她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實。她愿行走在學生間,做一個用真情教書、用真心育人的教師,以愛為底色、做更有溫度的教師!
(通訊員 沙青 張雅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