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資料圖片)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
《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
特別提出要實施
中小學校長職級制
并明確校長職級制實施標準
評定指標包括
辦學思想、個人素養、
專業能力、任職資歷、
辦學成效五個方面
對于校長職級制
我省許昌市、洛陽市、寶豐縣等地
早已先行先試
校長職級制改革到底好不好
校長職級制改革
對學校發展、校長能力提升等
究竟會帶來哪些變化
今天
這三地的校長
結合自身經歷
為大家說一說各自的切身感受
杜偉強,許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總校長
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本質是強化校長的職業意識和專業化發展
許昌市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始于2018年。作為許昌市實施校長職級制的親歷者,我經歷了全過程。
我認為,教育問題主要是學校問題,學校問題主要是校長問題。學校的一切變革都要基于校長角色的根本改變,從教師到管理者、到教育者、到領導者、到思想者,校長的職業屬性、價值取向、專業素質、話語體系、文化意識需要重構。校長職級制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就許昌市市直中小學而言,有科級校長,還有副縣級、正縣級校長,“級別”不同,必然導致多頭管理,讓基層學校無所適從。
校長職級制意在取消校長行政級別,本質是強化校長的職業意識和專業化發展,體現了校長由“職務”向“職業”的實質性轉變,從制度上保證校長一心一意辦學校,加快推進教育家型校長辦學步伐,有利于校長專業化發展,有利于建立優勝劣汰機制,有利于校際間管理人員的合理流動,有利于后備管理人才的培養,有利于辦學積極性的發揮,有利于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我的最大感受是,堅持黨對學校各項工作的領導,是推行校長職級制的前提。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只有加強學校黨組織建設,把黨的領導融入辦學治校的各個環節,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才能更有效地聚合助力學校發展的動能,更好地支撐學校的高質量發展。
完善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進一步明晰了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的責任邊界與工作內容清單,從機制上保證書記、校長同向同力,既有合作配合又有各自分工,真正落實學校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和校長在學校黨組織領導下依法依規行使職權。
進行校長職級制改革,還能釋放積極動能,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它能加快完善政府依法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的現代教育治理體系,積極實施中小學管理體制、依法自主辦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人員組閣”、職稱“評聘結合”、學校績效考核等方面的綜合改革,讓學校回歸辦學主體,使學校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活力。
校長職級制改革,還完善了校長職級評價標準體系,建立了校長職級認定、福利待遇、績效考核、公信度調查、任期、交流、退出等制度,使職級評定成為激勵校長專業發展的核心動力,督促校長把精力放在辦學上,更加專注于教育教學研究。
徐龍,洛陽市第五十五中學校長
校長職級制為校長和學校發展帶來活力
校長職級制的落地,無疑給學校和校長的發展帶來重大影響。以前,校長由教育行政部門任命,也就是在學校之間調動一下,對校長個人而言缺少成長和發展的空間。校長職級制的實施,為校長成長搭建了平臺。我從自身經歷和感受看,覺得它對校長和學校帶來了這些變化。
校長職級制的實施去掉了校長行政化。校長職級評定使校長從行政官員的角色轉變為專業技術管理人才,校長不再追求是科級還是副縣級待遇,將通過科學管理學校,來實現自身的價值。那種一味追求校長行政級別的現象將會成為過去式,校長“職業化”發展的時代已然到來。
校長職級制的實施促進了校長專業化發展。洛陽市校長職級評定細則從個人素養、專業素養、辦學成效等幾個方面共42條對校長進行評價考核,涵蓋面廣,要求高,這無疑對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專業素養方面,從辦學思想、學校治理、文化引領、課程領導、教師管理、調適外部環境六個維度去考核校長,倒逼校長必須創新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科學管理學校,保證學校可持續發展。過去那種僵硬的行政化管理學校的方法將被淘汰,校長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帶領教師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使更多的校長從辦學校向辦教育轉變。
校長職級制的實施使更多的學校成為優質學校。校長職級評定中“辦學成效”的考核,給校長辦學帶來壓力和動力,使得學校的發展和校長的切身利益、個人榮譽捆綁在一起。
“辦學成效”里有這樣兩條考核內容,一是校長任現職以來,傳承學校優良辦學傳統,創建學校文化,學校持續發展,具有示范引領作用;二是積極推行教育綜合改革有成效,縣管校聘、課程改革、教研改革等成效顯著,學校辦學富有活力。這就要求校長既要傳承和創新學校的辦學理念,又要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走品牌發展之路,逐步把學校辦成優質學校。
校長職級制的實施為校長和學校發展帶來了活力,對進一步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昝勝利,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校長
實施校長職級制改革,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1年,寶豐縣實施并完成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我作為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校長,經過個人申報、資格審核、組織評審、結果公示、確認備案等程序,被評為高級校長,是改革的親歷者,也是受益者。
校長職級制改革牽住了教育人事改革的“牛鼻子”,對于促進校長個人專業化成長和學校長遠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去行政化”,促進校長心無旁騖謀發展。改革前,寶豐縣第一高級中學是正科級事業單位,作為校長,需要經常應付各種行政會議和檢查,真正用在師生和學校發展上的時間與精力十分有限。
改革后,我的行政級別由縣委組織部留存,實行檔案管理,使我從繁重的行政事務中解脫了出來,能夠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育教學和學校長遠發展等“主責主業”上來,真正回歸到校長角色,實現了由“職務”向“職業”的實質性轉變,促進了自身成長和學校發展。
建立職級考評機制,倒逼校長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寶豐縣在改革中設立校長業績評價制度,把學校發展和教育質量作為校長職級評定的核心指標,學校發展的好壞和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校長的職級認定;設立校長辦學滿意度評價制度,采取網絡調查和現場問卷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家長、教職工、社會知名人士四方人員從不同維度對校長進行治校育人滿意度評價,各方的評價直接與校長職級評定掛鉤。這就倒逼校長注重自身發展,不斷加強業務學習,聚焦教育教學質量,強化學校管理,提升學校發展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實行校長職級管理,激發校長干事創業熱情。通過校長職級制改革,寶豐縣構建了“管辦評分離、責權利統一”的中小學校長管理機制,使校長在崗位上能進能出,在職級上能上能下,在待遇上有高有低,解決了如何評價一位校長的瓶頸問題,更能突出校長的職業和崗位價值,增添了校長的職業榮譽感,調動了校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職級制改革也為校長在原有激勵機制之外,又開辟了一條新的職級晉升通道,為校長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可以說,校長職級制改革為校長施展才華、治校育人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