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非遺之鄉,感受文化魅力——鄭州市鄭州輕工業大學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
2023-08-11 16:46:59 來源:河南省教育網
1
聽新聞

為了增進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深入了解非遺項目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同時也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7月15日到7月21日,鄭州輕工業大學“走進非遺之鄉,弘揚傳統文化”志愿服務團隊深入非遺之鄉,實地感受了平陽木偶戲、永城清音、泌陽縣盤古神化和贛州福壽溝的非遺文化。

志愿者首站來到中國木偶之鄉——河南省平陽縣。在平陽木偶戲保護傳承中心,志愿者們親身感受著這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豐富的展覽向志愿者詳細介紹了平陽木偶的悠久歷史、精湛工藝和豐富表演內容。栩栩如生的各種木偶令志愿者們贊嘆不已,尤其是經過百年積淀而越發精致的妝容制作技藝,更是展現了平陽木偶匠人的精神和智慧。觀看完專業演員的木偶戲表演后,志愿者們對這門古老藝術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志愿者與平陽木偶的合影(陳宜濤 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后,志愿者們來到河南永城。在永城清音傳承人的工作室內,輕柔悅耳的清音之聲讓志愿者如癡如醉。傳承人詳細講解了清音的歷史淵源、獨特風格及其精妙的演唱技巧。志愿者們也感受到這種獨特語言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城市公園,志愿者還聆聽了老一輩清音藝術家的表演,和他們親切交流,了解到清音傳承所面臨的種種困難,進一步堅定了志愿者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

志愿者在公園與老藝術家們交談永城清音(劉森雨 供圖)

泌陽縣是中國古老盤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這里,志愿者們參觀了盤古文化紀念館,館內遍布盤古神話題材的文物和藝術品。通過展覽和解說,志愿者對盤古開天辟地、創世紀的神話故事有了更直觀的了解,看到了中華先民創世哲思的智慧。還觀賞了館內演員們表演的生動盤古神話劇目,將中華民族崇尚自然、崇德向善的美好價值理念通過舞臺藝術生動傳達。這種形式各異、內容豐富的展示,使盤古文化的魅力在志愿者心中縈繞。

最后,志愿者們來到被稱為“千年不澇”奇跡的江西省贛州市福壽古城。參觀福壽溝水利設施,志愿者對這項古代建筑成就贊嘆不已。

福壽溝自北宋時期開始建造,仍在發揮重要的防洪排澇功能,堪稱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溝中古樸厚重的磚石結構,記錄了先人治水的智慧;洞穴式的排水系,見證了古人開鑿技術的高超。福壽溝水系統配套完善,主次溝渠魚骨狀分布,既保證了排水效率,又減少了對城市功能的影響。福壽溝所有建筑仍歷久彌新,不澇不濕,堪稱世界水利工程奇跡。如今,福壽溝既是贛州防洪排澇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成為保護傳統水利文化的生動教材。

志愿者在聽館內工作人員的講解(鄭曉妍 供圖)

古人的水利智慧和當代人的科學保護讓福壽溝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范。在這歷史和現代交融的神奇古城,志愿者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活力。福壽溝讓我們看到傳統水利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們堅定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

此次志愿服務活動使志愿者們近距離感受到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這不僅開拓了他們的視野,增長了見識,更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獲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豪。志愿者們表示,這次非遺之旅十分意義深遠,將推動他們今后更積極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通訊員 何文俊 徐帥 供稿)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