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生動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過硬本領,在社會實踐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近日,在劉芳老師的帶領下,河南洛陽理工學院“向日葵支教”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赴宜陽縣香鹿山鎮后莊小學開展支教、社會調查等方面的實踐活動。
伴著盛夏的蟬鳴,學生們迎來了盼望的暑期長假。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而言,沒有父母陪伴的暑假將如何度過?今年7月13日至28日,洛陽理工學院向日葵支教團以“向陽花開,關愛滿懷”為主題,走進偏遠貧困地區的重點扶貧小學——宜陽縣香鹿山鎮后莊小學,開展了支教、社會調查等方面的社會實踐活動,陪伴這里的孩子們開啟一段充實快樂的暑期生活。
實踐活動第一項:支教課程全面豐富,趣味教學學樂結合。
【資料圖】
此次暑期支教以“作業輔導+興趣課程+團隊活動”的形式組織開展。在校領導、老師的幫助下,支教團在鄉村學校有序開展教學工作。據介紹,向日葵支教團的 12名隊員們每天上午會耐心細致地給這里的農村孩子進行暑期作業輔導。下午,他們將自己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精心設計多樣化的課程內容,結合當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用生動有趣的方式教授愛國教育、手工、體育、心理、科普等綜合課程。大學生支教為鄉村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增添繽紛色彩,助力鄉村教育發展,增強鄉村小學生的文化自信,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與“魂”。
生命安全課——掌握身體知識,應對校園霸凌,學會保護自己。生命是個人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基礎,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脆弱的,因此,在教育中要格外注重生命的保障。為了給全體學生上好生命安全課,實踐隊員周然因材施教,精心準備了兩套教案。針對低年級,她將課程內容結合繪本和競賽積分游戲,并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針對高年級,她將課程內容結合小組討論、詩詞名言、影視作品,引發了學生共鳴,啟發了學生辯證思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分析能力。這堂生命教育課使學生對自己的生命和身體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學會感激父母、尊重和珍惜生命,增強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還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權和人身權,共同創造和維護一個和諧友愛的社會環境。
藝術手工課——學習制作窗花,傳承民族文化。藝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藝術素養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了解窗花的歷史到熟悉制作流程,從折紙到剪紙,實踐隊員梁藝嵐用實際操作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窗花的魅力,每一個步驟實踐隊員都躬親指導,保證每個孩子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去切身感受窗花之美。這一堂窗花制作課對孩子們來說不僅是一次藝術技能的實踐,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創新思維、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審美意識,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是在孩子心靈中播種愛國的種子,宣揚民族藝術,為中華民族振興做好堅實鋪墊。
思維訓練課——提高思維邏輯,鍛煉表達能力。思維訓練是人類認知世界的關鍵環節,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訓練過程。實踐隊員王佳雯先將學生進行分組,以有趣的腦筋急轉彎作為課前引入,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隨后,她介紹發散思維,并教學生制作思維導圖。這一堂思維訓練課不僅幫助學生提高思維邏輯,養成愛思考的習慣,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他們日常生活中多用大腦、擅用大腦,為他們今后的人生做好堅實鋪墊。
生活常識課——探索微生物世界,學習生活妙招,掌握七步洗手法。微生物的世界充滿無限奧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對農村留守兒童來說十分重要。實踐隊員金輝結合生活實際,以制作饅頭為例,提問學生“大家知道我們的面粉是如何變成饅頭的嗎?”激發學生思考,介紹發酵原理和酵母菌的作用,以小見大,將微生物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他還介紹了合理保存食物的多種方法和七步洗手法,通過游戲互動的形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學會生活妙招和七步洗手法。這一堂生活常識課不僅帶領學生探究微生物世界,學會一些生活常識,更激發了學生對身邊習以為常的現象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有助于啟發學生多思考,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埋下一顆思考和探究的種子。
實踐活動第二項:支教活動形式多樣,敞開心扉促交流。
初來乍到,為了增進支教團成員和學生的了解,為后續開展教學活動打下基礎,7月17日,洛陽理工學院“向日葵”支教團在后莊小學舉辦了以“時光恰好,盛夏初見”為主題的開學典禮。隊員們精心策劃,將活動分為自我介紹、團隊風采、破冰游戲三大板塊。“數字炸彈”游戲讓全體隊員與受教兒童進行了相互認識。隊員們展示隊歌、手語舞和豐富的支教課程種類讓學生感受到“向日葵”支教團此行充滿誠意和愛心,能夠給他們帶來許多歡樂和知識。
經過一周的相處,支教成員發現大多數學生性格敏感、內心羞怯、不敢于表達自己、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為了啟發學生對夢想、親情、生命的思考,7月21日,洛陽理工學院“向日葵”支教團在后莊小學舉辦了以“影潤童心,感悟成長”為主題的觀影儀式。隊員大量搜集、認真商討,最終選擇了《尋夢環游記》這部影片。在隊員的帶領和組織下,學生認真觀看完整部影片,到了最后的問答環節,主持老師提問“這部影片啟示了我們什么呢?什么是生命的意義呢?”學生回答道“生命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被人遺忘。我們要不斷追求夢想,獲得家人的支持。”主持老師補充說“生命是短暫的,要勇敢追夢,在追夢時也需要家人的陪伴。”
通過了解,支教成員得知這所學校從未舉辦過運動會,為了響應河南省教育廳發布的《河南省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要求,發揮學校體育競賽綜合育人功能,引領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促進廣大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同時也讓學生在運動中收獲快樂和成長。7月26日,洛陽理工學院“向日葵”支教團在后莊小學舉辦了以“歡樂競技,樂享共贏”為主題的趣味運動會。為確保運動會正常進行,切實保障學生安全,隊員們提前多次彩排。運動會的比賽項目有“眾志成城”集體靠背起立、“一路求穩”乒乓球接力、快樂拔河、智力翻牌、沙包投靶。全過程堅持貫徹”安全第一、分級競技、公平公正、綜合項目、團隊合作、適度競爭、適當休息”的理念。運動會期間,遇到下雨的突發情況,支教成員將活動場地由室外轉為室內,有序組織活動進行。隊員問學生“這場運動會帶給你什么?”有的學生說“運動會帶給我歡樂,讓我交到了許多朋友!”有的學生說“運動會讓我學會合作,集體的力量大于個人的力量!”
隨著時間的推進,支教活動也逐漸進入尾聲。為了給為期15天的支教活動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慶祝孩子們暑假的成長與收獲。7月28日,洛陽理工學院“向日葵”支教團在后莊小學開展了以“以愛相伴,見證成長”為主題的聯歡會活動。活動內容花樣豐富,有感動人心的師生合唱、整齊有序的班級合唱、激情飛揚的學生共舞、有趣歡樂的小品等節目。兩位學生表演舞蹈,曼妙的舞姿折服觀眾,紛紛拍手叫好。隨著師生合唱《再見》:“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遠都不會抹去”,大家心弦突然被觸動,淚流滿面。最后一個節目是支教成員的大合唱《奔跑》,大家圍繞場地邊唱邊跑,與學生拉進距離,現場氣氛熱烈,達到高潮。
在歡聲笑語中,所有的節目已表演完畢,來到本次聯歡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分發書信。支教成員為每位孩子都寫了一封信。一封書信,書寫了支教成員對孩子們成長進步的認可,表達了對孩子們的真誠祝福,也抒發了對鄉村教育事業發展的期許。孩子們收到信后,臉上洋溢著幸福快樂的笑容。
聯歡會活動結束,支教團就要離開了。為了跟孩子們做好道別,每個支教成員都上臺做了最后的講話,回顧這15天的支教生活,期許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雖然老師們離開這里了,但是你們要繼續追逐夢想,要記得有我們一群老師永遠支持著你們!”支教成員哽咽地說著,努力抑制眼中的淚水。但是最后,學生紛紛痛苦,老師下臺安慰。在學生的目送中,老師揮手告別。
本次支教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享受到了更廣闊的教育資源,為整個鄉村注入了一股正能量,同時也給支教團成員們帶來了深刻的體驗和反思。他們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切身感受到鄉村教育資源的匱乏和挑戰,培養起社會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將促使實踐隊員在未來更加關注鄉村和社會問題,以實際行動給山區帶來生機和希望,為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邁出堅實步伐。這將進一步教育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認識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培養品格,深入推進全省高校學生工作再上新臺階。
(通訊員 周然 供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