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熱議!雨水,跟“悠栽仔”一起打卡北京中軸線
2023-02-19 16:19:49 來源:新京報
1
聽新聞

北京中軸線承載了7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傳奇,今天依然充滿生機和魅力。那么,你可知道中軸線上的小秘密嗎?了解哪個節氣的哪處景點最“驚艷”嗎?探訪過那些藏匿在胡同或者古跡周邊的可愛咖啡館、文創店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悠栽逛中軸活動最新一站——雨水,就在中軸線上的中山公園。這里曾是明代所建的社稷壇。社,為五土之祇;稷,為五谷之神。雨水前后正是明清兩朝春季“祭大社、大稷”的日子,以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來此遛彎兒,揣著滿滿春意,期許萬物生長、農業興旺。

雨水-中山公園限定款悠栽仔的解鎖點,特別設立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內。

中山公園音樂堂是全世界唯一一座皇家園林中的專業音樂廳。北京著名青少年公益藝術品牌——“打開藝術之門”每年夏季在這里舉行,豐富多樣的演出、大師講堂與藝術夏令營,二十多年來成為小朋友們流連忘返的藝術樂園,愛上音樂與藝術的出發地。

中山公園音樂堂。

“悠栽逛中軸”由黑弓BLACKBOW與新京報聯合出品,是一款結合北京中軸線線上-線下地標打卡、數字IP“中軸悠栽仔”趣味收集、AR互動拍照于一身的中軸元宇宙小程序,已正式上線。

“悠栽逛中軸”小程序界面。

這款小程序將“二十四節氣”生活方式與北京中軸線歷史人文相結合,邀請文博策展人和城市旅行設計師,首批甄選出北京中軸線上的別致人文景觀,提倡參與者在不同節氣前往,感知中軸之美。

手繪中軸線“遛彎兒”地圖,其中人文故事均來自新京報的精彩報道。

你將得到一份珍貴的手繪“遛彎兒”地圖,其中人文故事均來自新京報的精彩報道。新京報曾多次圍繞北京中軸線進行采訪及深度報道,涉及人文、歷史、考古、修復、生態等領域,可以為你揭開永樂大鐘、趙府街副食店、角樓雪景、天壇古樹等獨特中軸遛彎兒視角。

這里人氣最高的當然是“悠栽仔”。悠栽仔設計靈感源于中國傳統盆景造型藝術,以堅韌頑強的松樹造型為主體,其樹干也呈現出“中”字形,內嵌各個年代、節氣、中軸地點特色的掛件。更為難得的是,每到一處悠栽仔都擁有獨特的裝扮與動作。比如,冬至來到天壇的悠栽仔,就換上了與祈年殿同款的鎏金寶頂藍瓦攢尖頂耳罩,因為冬至北方都吃餃子,所以悠栽仔也背上了餃子包,還跟榮獲北京最美十大樹王的“九龍柏”,借來獎牌臭美。此外,你還可以通過“悠栽逛中軸”小程序中的AR街拍功能捕捉到悠栽仔,運用豐富的想象力進行各種創意街拍——悠栽仔甚至能飛檐走壁,替我們到角樓頂上看一看,或者去永樂大鐘里轉一圈。

另外,在本季中軸景觀周邊,項目設立了多個“棲居點”,都是各具特色、值得一探的“有故事的店”。你可以在中軸地點遛彎兒的路上,前去小坐、聊天,集悠栽仔中軸印章。拿出小程序AR捕獲的“悠栽仔”與中軸建筑人文合影的照片/視頻與“棲居點”店員“接頭”,就能在小程序中解鎖限定節氣-地點裝扮的“中軸悠栽仔”,在遛彎兒的路上給你帶來更多快樂。

探索有故事的店鋪。

編輯 羅東駿

校對 劉軍

圖片 黑弓BLACKBOW供圖

標簽: 中山公園 北京中軸線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