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業年度評級初評出爐 新評級體系在醞釀
2023-06-08 09:38:37 來源:證券時報
1
聽新聞

證券時報記者 楊卓卿 鄧雄鷹 劉敬元

備受關注的信托公司2022年行業評級初步結果出爐。


(資料圖)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中國信托業協會于6月6日起陸續向各家信托公司傳達2022年度行業評級初評結果。據記者調查,初評獲得A類評級的公司包括外貿信托、華能信托、上海信托、交銀信托、紫金信托、華寶信托、華鑫信托、百瑞信托等信托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A類名單并不完整。有部分信托公司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尚未收到評級結果通知。由于相關名單正在陸續下發,故而獲得A類評級的公司名單或將繼續增加。也有2021年的A類公司,2022年評級不再為A類。

根據相關規則,如果信托公司對初評結果有異議,可在6月12日下午5點之前以書面形式向中國信托業協會申請復議。

信托公司行業評級是中國信托業協會從行業角度對信托公司經營管理作出的綜合評價。首次行業評級于2016年啟動,此后每年上半年評出上一年度的行業評級結果。行業評級綜合了定量和定性評價,包括資本要求、資產質量、風險治理、盈利能力及外部評級等幾大模塊。

近年來,在行業嚴監管背景下,能夠獲得行業A類評級的信托公司數量逐年減少。有信托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在潛在地產信托業務風險影響下,A類評級信托公司未來可能還有縮減趨勢。

另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為了完善行業評級體系,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轉型,中國信托業協會正在推動修訂信托公司行業評級指引及配套體系。

現行《信托公司行業評級指引》及配套體系于2016年正式實施,截至2022年,行業評級工作已經連續開展了7年,在引導信托公司提高合規風控意識、提升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行業不斷發展,監管制度不斷完善,金融市場內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評級體系也有調整修訂需求。

據了解,2022年8月中國信托業協會成立了修訂小組,經過多輪線上、線下集中研討和走訪,今年初形成了《信托公司行業評級指引》及配套體系征求意見稿。相關意見稿已于今年4月底下發至會員單位,并于5月9日下午5點前完成了會員單位反饋。

據證券時報記者獲得的最新版《信托公司行業評級指引》(修訂版征求意見稿)來看,評級內容包括信托公司黨建·社會責任與信托文化、資本實力、風險管理能力、服務與發展能力四個方面。

信托公司行業評級體系在原體系四個板塊十一項指標的基礎上,刪除了信托項目正常清算率指標,增加了黨建與公司治理、服務實體經濟規模占比、慈善信托、風險項目規模占比、信用風險資產撥備覆蓋率、自律檢查中非現場檢查占比、信息科技投入占比七個新指標,形成了四個板塊十七項指標的新評級體系。同時對個別保留的原指標公式進行了更新,對各指標所占分值,部分指標的基礎值和目標值進行了初步測算設置。

據了解,協會將在征求監管部門及全體會員單位意見后,按相關程序審議通過后擇機發布實施修訂版的指引及配套體系。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