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華七律詩 幽王
2023-07-10 15:24:00 來源:個人圖書館-難時方覺影孤單
1
聽新聞

幽王


(相關資料圖)

重來塞上又逢秋,忽思西周末帝幽。

此地曾經燃一火,當年竟是戲諸侯。

欺魂喜為求妃笑,殞魄悲成遷國游。

烽燧驪山今斷影,可消千古半分愁?

【注釋】讀宋代詩人劉克莊的《華嚴知客寮》詩,步韻而詠他事。原詩云:“檐外蒼榕六月秋,小年來此愛深幽。壞墻螢出如漁火,古壁峰穿似射侯。涉世昏昏忘舊話,入山歷歷記前游。故人埋玉僧歸塔,獨聽疏鐘起暮愁。”步韻詩作于2023年7月8日。

這首詩的意思是:重來塞上又逢一秋,忽然憶起西周末帝謚名幽。此地曾經燃起一場烽火,當年竟然是在這里戲弄諸侯。不惜欺心,高興的是為了求得寵妃一笑,隕滅魂魄后,悲傷的是導致遷都蕩游。驪山的烽燧今天已經斷影,可曾消除了半分千古之愁?

首聯中的“末帝幽”,指西周末帝幽王。見唐代詩人周曇的《三代門·幽王》詩:“狼煙篝火為邊塵,烽候那宜悅婦人。厚德未聞聞厚色,不亡家國幸亡身。”又見宋代詩人王十朋的《幽王》詩:“文武基圖未易量,可憐中葉壞幽王。 神龍流沫生尤物,赫赫宗周一笑亡。”還見明代詩人袁宏道的《過華清宮浴湯泉》詩:“東嶺復西嶺,秦鄉與漢鄉。市城云淡淡,今古水湯湯。廢址耕斜坂,歸樵話夕陽。亂亡猶有等,最劣是幽王。”

頷聯中的“戲諸侯”,指戲弄諸侯。見唐代詩人胡曾的《詠史詩·褒城》:“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頸聯中的“求妃笑”,意思是求得妃子一笑。見無名氏詩人的無名詩:“良夜頤宮奏管簧,無端烽火燭穹蒼。可憐列國奔馳苦,止博褒妃笑一場。”

這一聯中的“遷國游”,指遷都。幽王死后,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余臣于攜,形成兩王并立。宜臼為避犬戎,遷都到洛邑,是為周平王。東周建立。余臣在平王十一年,既晉文侯二十一年被晉文侯所殺。

尾聯中的“千古愁”,指綿延千古的愁緒。見宋代詩人晁說之的《揚州三絕句》其一:“客散平山堂上後,孰如子駿在揚州。解傳鮑照舊辭賦,輸盡蕪城千古愁。”又見宋代詩人陸游的《寄邛州宋道人》其一:“袖中出劍秋水流,血點斑斑新報仇。我醉高歌宋生舞,洗盡人間千古愁。”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