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區小學數學老師齊聚溫江區實驗學校 研討學歷案有效問題設計與實施
2021-10-23 06:31:13 來源:溫江區實驗學校
1
聽新聞

2021年10月20日,以“學歷案有效問題設計與實施”為專題的研究活動在溫江區實驗學校卓雅廳舉行。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共同探索“三學課堂”的前行之路。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區小學數學教研員劉蓮吟老師、小學數學中心組全體成員以及全區六年級數學教師。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活動分為課前陳述、課例展示、課后反思、專題分享以及互動研討五個環節。1kZ四川教育在線

首先,由區實驗校六年級數學組黃興蘭老師以“探究活動中教師的追問是否促進學習目標達成”為研究課題,作了課前陳述。課題組認為提問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經常發生的事,而追問則是引發學生二次思考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有追問不明確、不符合實際、無效追問的情況發生。課題組由此便立足追問指向性明確、難易程度適度、時機要適時三個維度進行教學研究。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區實驗校六年級高曉鷗老師進行課例《比賽場次》展示。通過探究“10名學生需比賽多少場”的學習過程,潛移默化地滲透了化繁為簡與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并引導學生有序思考、有“據”發言、大膽質疑。在學習過程中注重以生為本,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追問適時且指向性明確,課堂教學有層次,由淺入深,使得學生的思維也從狹窄走向廣闊,從膚淺走向深刻,讓基礎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學習過程中學生動手又動腦,課堂真實有效。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東大街一小陶席維老師呈現了一節高效的展示課《百分數的認識》。陶老師以生活中足球隊罰點球這一具體情境,以“怎樣選擇隊員進球的可能性大?”引發學生深入思考,開啟了本節課的學習旅程。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課后,區實驗校康治涵老師和東大街一小的教研團隊都合理利用了課堂觀察量表對比學習前后、活動前后、問題串前后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問題設計具體的情境性、銜接性、啟發性三個維度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新的問題“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設計更有層次的練習”。1kZ四川教育在線

通平小學蔡老師以《“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探索》為題作了專題分享。他談到,“雙減”落地是教育界的一個大動作,作為一線教師必須要積極學習政策,調整教學行為。他在分享中直擊原來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作業應該多樣化,作業設計體系必須優化,嚴格控制作業量,提高作業質量等建議,為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最后,教研員劉蓮吟老師作了專業點評與專業引領。劉老師指出,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關注知識的生成過程,更多關注學生思維的過程,學生活動與作業設計應該緊跟學習目標,當學生說不清楚時可以利用舉例子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1kZ四川教育在線

本次以“學歷案有效問題設計與實施”為專題的研究活動,給與會老師帶來了深刻的思考,為溫江區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先行意識,為溫江區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作出新的嘗試,得到了與會老師的一致好評。(張紅 通訊員 張紅艷 王亞紅1kZ四川教育在線

溫江區,小學數學老師,溫江區實驗學校,學歷案有效問題設計與實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