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科協、省文明辦公布2023年度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名單。我省新增94個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由省科協、省文明辦聯合認定,是指由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農業、安全、自然資源等領域機構興辦,面向社會和公眾開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場所,分為科技場館類、教育科研與重大工程類、“三農”類、企業類、自然資源類、其他類共六個類別。
據統計,此次認定的94個基地,專職科普工作人員961人,科技志愿者1750名,年科普經費投入6845萬元,年接待觀眾676萬人次。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有全國科普教育基地45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490個,成為全省高質量科普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圖】
一、直接認定名單
以下單位成功創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直接認定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或省級基地有效期延長至2027年):
1.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
2.河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館
3.黃河博物館
4.河南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河南博物院
6.河南省科學技術館
7.黃河科技學院智慧館
8.開封市氣象臺
9.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
11.西峽恐龍遺跡園
12.信陽師范學院地理科學科普基地
13.鄭州綠博園
14.駐馬店市氣象科普館
15.河南愛思嘉農業嘉年華
16.溫縣小麥博物館
17.國家方志館南水北調分館
二、新認定名單
(一)科技場館類
1.洛陽市科學技術館
2.安陽航空科普館
3.安陽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4.鶴壁市科技館
5.中原油田展覽館
6.澠池縣健康教育防疫館
7.張仲景博物院
8.商城縣科技館
9.駐馬店市防洪博物館
(二)教育科研與重大工程類
1.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
2.汝州市衛超眼科醫院
3.平頂山尖峰眼科醫院
4.平頂山學院(生命科學館)
5.林喜才勞模創新工作室
6.濮陽市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
7.許昌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
8.許昌口腔醫院
9.許昌市愛爾眼科醫院
10.三門峽武強中醫院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
11.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
12.周口市淮陽區氣象科普館
13.駐馬店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14.河南省黃淮實驗室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
15.泌陽縣夏南牛文化科技展館
16.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17.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無償獻血科普館
18.河南豫達職業培訓學校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19.鄭州市職業病防治院
20.平頂山市匯視眼科門診
21.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教學動物醫院
22.河南工程學院紡織服裝博物館
23.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電商物流科普教育基地
24.河南省空間信息數據與應用中心
25.汝州向陽眼科醫院
(三)“三農”類
1.新鄭市星源林果種植科普示范基地
2.開封市鼓樓區三盟農牧業科普教育基地
3.水木焦桐都市農業綜合體
4.平頂山市豐裕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
5.平頂山市鴻城實業科技小院
6.湯陰縣麥多循環農業科普示范基地
7.河南省豐寧實業駱駝背上科普教育基地
8.濮陽市農林科學院王助農業科普基地
9.禹州市豐坤農業科普教育基地
10.漯河市農業科學院
11.九重鎮大鄒莊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
12.固始迎河柑橘科普教育基地
13.潢川縣富景果業科普示范基地
14.濟源市錦田種苗有限公司
(四)企業類
1.高創住工新型材料科普基地
2.洛陽新視野青少年眼健康科普館
3.河南省鶴壁市360網絡安全科普教育基地
4.河南航天宏圖衛星遙感科普教育基地
5.河南新飛電器集團科普基地
6.沁陽市神農陶創意園
7.焦作市寧封子陶瓷科普教育基地
8.河南省小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9.城發環保能源(濮陽)有限公司
10.同明·思問視覺健康科普館
11.光大環保能源(南陽)有限公司
12.商丘勤恒供氧科技有限公司空氣分離應用示范中心
13.中國白銀城沁園產業園
14.鄭大干細胞庫E·LiFE生命科學館
15.彩賦茶文化科普基地
16.河南航投飛宇航空科普教育基地
17.河南長業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科普基地
18.豫見農業數字科技館
(五)自然資源類
1.蘭考氣象公園
2.欒川竹海野生動物園
3.新鄉市鳳湖科普公園
4.沁陽市和生森林動物樂園
5.漯河市沙澧河景區
6.三門峽市虢國公園
7.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走讀淮河文化園
9.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0.金剛臺地質博物館
11.周口市森林野生動物世界
12.濟源市五龍口景區
(六)其他類
1.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鄭州城外城陶瓷藝術博物館
3.鄭州瓷源博物館
4.新鄭市黃帝故里景區
5.中國民族樂器博覽中心
6.滍陽應濱書苑
7.湯陰博物館
8.鶴壁市人民防空宣傳教育體驗中心
9.新鄉市平原示范區鳳翔社區
10.西大井1919科普教育基地
11.孫健初故居紀念館
12.臨潁縣小商橋景區
13.漯河市博物館
14.盧氏縣馬灣紅色教育實踐基地
15.鄲城縣電影博物館
16.濟源市北海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