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為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校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有效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充分發揮模范教師引領作用。5月30日上午,“淅川縣教研室2023年小學語文名師送教活動上集站”送教下鄉活動在上集鎮鎮直小學舉行,上集鎮、馬蹬鎮、金河鎮、香花鎮、毛堂鄉、倉房鄉等近200位語文教師參加了聽評課活動。
第一節課是來自正蒙書院的賈章怡老師帶來的六年級語文課《學弈》。賈老師憑借著扎實的教學功底和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使整個課堂氛圍輕松而又活躍。課文雖然簡單,但賈老師注重內容拓展,在課堂上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小組積分,激發了生與生之間的思想碰撞!整節課堂不拘泥于形式,緊扣重點、循循善誘、講解詳細,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文中。第二節課是來自思源學校的張舒芳老師帶來的三年級語文課《趙州橋》。整堂課,張老師讓學生以尋找中華文化傳承人的形式走進課文,感受趙州橋的美,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很有創意!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教學,注意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如抓中心句、過渡句、關鍵詞等!既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第三節課是來自寺灣鎮夏灣小學高靈勤老師帶來的一年級語文課《荷葉圓圓》。高老師用變魔術的方式,用簡筆畫分別把圓變成“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尤其是把圓變成荷葉之后,使我們都仿佛置身于那一片池塘中,一下子都抓住了孩子的心,很自然的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中。課堂上,高老師重視學生說話能力和想象力的培養,注重學段特點,讓課堂充滿童真童趣。
最后,縣教研室主任李永鋒同志希望全體老師做課改型教師,深入進行4115工程,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辦公室張偉臣同志提出了幾點希望:一、語文老師要多讀書,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讓自己的語言豐富起來,用自己的魅力吸引每一個學生;二、語文教學要簡簡單單,圍繞單元主題要素簡簡單單教學、扎扎實實教學;三、要有文體意識,根據不同的文體特點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
“從教初心不改,送教彰顯真情”。此次送教下鄉活動,雖然只有半天的時間,但落到了實處,為教師間的教學交流搭建了一個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平臺,有效解決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訊員 溫文冉 供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