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醫:經典永流傳,保護國粹我們正在路上
2021-09-28 12:07:39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十四五規劃提到要推動中醫傳承創新。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的獨特優勢。加強中西醫結合,促進少數民族醫藥發展。加強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建設中醫藥科技支撐平臺,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促進中藥新藥研發保護和產業發展。強化中藥質量監管,促進中藥質量提升。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云太醫在這則報告里看到了未來中醫發展的六大要點

一、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

2019年年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彰顯了發揮中醫藥優勢,堅持中西醫結合的強大活力。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也指出,“我們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者,堅持中西醫結合,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最大程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由此可見,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是我國醫學科學最大的優勢。因此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的獨特優勢。加強中西醫結合,促進少數民族醫藥發展。

二、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

毛澤東同志歷來重視中醫藥。1954年,他作出關于中藥問題的重要批示,屠呦呦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就是再一次證明毛主席說的“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是完全正確的。對于這樣一個偉大的寶庫,確實不能任其衰落下去。

75

三、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

關于中藥的審評審批一直以來都存在認識上的分歧,一個最基本的共識是對待中藥不能跟西藥一樣。《中醫藥法》明確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中藥新藥的研制和生產。國家保護傳統中藥加工技術和工藝,支持傳統劑型中成藥的生產,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傳統中成藥。

云太醫在促進中藥守正創新方面,堅持以臨床價值為導向,推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研制,促進中藥創新發展和二次開發,加強中藥安全性研究。

重點之四:中藥質量提升

云太醫認為藥品質量直接關聯臨床療效。特別是中藥,作為非化學合成藥,影響因素更多,因此其質量把關更重要。業界一直在呼吁,中醫不能毀在藥上。

這次《規劃》提出,要強化中藥質量監管,促進中藥質量提升,就有非常強而明確的針對性。也顯示出目前解決中藥質量的緊迫性。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中醫藥不可能走向世界。這一點,在十三五規劃中并未提及。

重點之五: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

關于中醫藥人才培養,一直以來也存在不小的爭議。爭議的焦點在于培養途徑,到底是以院校教育為主,還是以師承教育為主。云太醫目前通過匯聚國家級名老中醫、重點學術流派傳承人、中醫藥非遺項目傳承人等國內優質中醫資源,給醫者提供更寬闊的行醫平臺,也為患者提供多場景、多樣化的“互聯網+中醫藥”服務,即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也讓用戶獲得高質量的中醫診療服務。

重點之六: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讓中醫藥走向世界,目的是讓中醫藥優質的健康醫療服務惠及世界、造福人類。

讓中醫藥走向世界,需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明確從哪里挖掘,更要明白挖掘什么。同時需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成果,實現產業化和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說,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過程就是文明交流互鑒、共建共享的過程。

75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云太醫將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