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山居場景
在現代的別墅住宅中想要再塑山居場景,就如同中國傳統文人畫一般,并不在乎如工筆的精巧技藝描摹客觀具體的細節,而在于以物詠志,借景抒情,將原本的建筑空間當成空白畫布,隨著自己的意愿去潑墨、勾勒。
竹子是中國文人精神中的重要代表,在紫金壹號院項目中崔樹以竹為題眼,寥寥數筆,勾勒出以竹伴居,隱逸的理想生活方式。
開門見“山”
兩宋以來風行的“城市山林”,是將自然山居場景意象融入城市空間的愿望。
隨著明清后城市空間的急劇壓縮,想要在家里擁有一座“山”成為了居于奢侈的愿望,于是形成了“以壁為山”的手法。在這個項目中,崔樹在又再次探索了有關于“壁山”新的表達。
入口處中伸出半墻將廊道的入口從視覺上壓縮的更為“狹窄”,與隨后進入公共空間的“闊”形成對比。
半墻下部又開出小窗,一塊黑色花崗巖大理石懸浮穿過其中,石材上開鑿的肌理紋路被保留,僅僅只是上面放上盆栽,就好似立刻有了山林之壁的意象蔓延開來。
隨著人在空間中的流動形成不同的觀看視角,而對“山”有了不同的理解。
空間中也多次貫穿了對自然肌理的花崗巖在柜體中作為面板和層板的運用,與空間中的保留時間痕跡的老木板形成了對仗的關系,也為空間增添了一絲古樸的韻味。
巖取自于山又再次回歸于重巖疊嶂之意向,樹取自于林而又再次被表意為林木蔥郁的山川樹木,是崔樹這次想要在空間中極力表達東方哲學。
居游之間
中國人造園造的不僅僅是一方的居所,更是一處可感悟風景變化、可在其中游走玩耍的場所。
現代住宅習慣以功能將空間切分為單個封閉的房間,為了還原這種游逛的體驗,崔樹首先將房屋相對封閉的空間打開,重新以“廊”的形式串聯起不同的但開放的空間,讓游走和觀看都充滿了多元的可能性。
玄關與餐廚客廳空間平行并置,“柱”的形態在此刻既是結構,也是空間中的疆界。
玄關頂部以細竹排列為吊頂,刻意制造出體量感仿佛穿插搭接在客廳的墻面之上,加強了兩個區域的關聯,而也與清透的材質之間形成了微妙的平衡,燈光從頂上打下,在玄關處留下曖昧的明暗陰影。
客廳窗邊也以“柱”的形態與之對仗,在保證視線通透的前提下,重構了立面的節奏,半透明的百葉簾與微微伸出的竹子盆景,仿佛一抹水墨寫意之景從紙間躍然眼前。
拾階而上,來到二樓處可窺見一處席地而坐品茗的茶室,竹影茶香于一室之中,在此處復現的是唐人與好友“竹下忘言對紫茶”的暢快與愜意。
主臥之內的長虹玻璃為半墻隔斷,在縱向的緯度上打開新的視界,流動中形成影影綽綽的觀看趣味,而房間中的斜檐、天圓吊頂、博古架節奏的開放儲物分割亦是也是某種形式對古建與傳統居住空間中設計語言的提取與轉譯。
紫禁壹號院項目在設計師崔樹的匠心獨運下,成功地將山林竹居的意境融入現代別墅生活之中,成就了一處融合古典情致與現代舒適的居住典范。
空間、光影、材料,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設計者對自然的向往和對東方哲學的全新詮釋。在這樣的居所里,不僅能體驗到空間流轉間的游觀之樂,也真正為現代人實現了居游一體,滋養身心的居住理想。
項目名稱:紫禁壹號院
項目地點:中國·北京
設計單位:CUN寸DESIGN (www.cunchina.cn)
主案設計:崔樹
坐落地點:北京市大興區
建筑面積:450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1.2月
完工時間:2023.9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