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4月21日訊(記者 高眾 林煥新)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情況。國家督學、北京市中關村三小原校長劉可欽在發布會上指出,學校實施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重點要對課程內容、教與學方式、教師隊伍建設等領域進行改革,提升學校實踐轉化力。一要增強國家課程的校本行動力,二要扎實推進育人方式改革,三要開辟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路徑。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從國家層面厘清了育人目標、校準了改革方向、優化了課程內容及其組織呈現形式,是實現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再動員再部署的綱領性文件。”劉可欽強調,育人方式改革最終要落實到學校中,落實到課堂上,在改革的進程中尋找合理最佳方案。比如,針對各學科各行其是,形不成育人合力的問題,學校要特別注重結合這次增加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建立相應的課程研發機制,引導教師突破學科邊界,鼓勵教師開展跨學科教研,建立“共同備課、協商上課”機制,設計“主題鮮明、問題真實”的跨學科學習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價值意義感和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