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日)
《人民日報》5版刊文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葭沚老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老街保護煥發生機》
點贊椒江推進老街有機更新
保留原有的形態和肌理
讓一座座傳統民居煥發生機
原文如下
↓↓↓
假期里,來自江蘇南京的“00后”武佳萱和朋友們準備好漢服,相約來到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葭沚老街“打卡”。
青石板、老石橋,還有外墻斑駁的傳統民居,白天夜晚,景色各異……“老街很時尚、潮流,是年輕人鐘愛的范兒?!蔽浼演嫫炔患按雅臄z的照片和短視頻分享到社交平臺,贏得許多點贊。
葭沚老街,至今已經有數百年歷史,曾是臺州最具文化韻味的繁華街區之一?!拜纭睘樗叺奶J葦,“沚”為水邊的洼地,葭沚處于江邊,由椒江沖積而成,曾地勢較低并長滿蘆葦,“葭沚”由此而得名。
可是20世紀90年代后,老街日漸衰落——危舊房林立,道路不寬、排水不暢、燃氣不通,被詬病為“走不進的街、出不去的水、留不住的人”……
任由家園衰敗破落,讓歷史文化被雨打風吹去?“既應該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也要讓大家享受城市新生活?!苯方瓍^博物館原館長牟振彬說。近年來,當地啟動葭沚老街城市更新,保留原有的古街形態和肌理,凡是能夠修復的古建筑均予以保護修復,一座座傳統民居煥發生機。
老磚瓦、老屋檐、老門墩,屋脊、飛檐、山墻,或雕梁畫棟,或青磚灰瓦,各處細節,皆有講究?!皬拇u、瓦,到石板、木板,我們力爭用舊材料來修復老物件,傳承那份臺州記憶……”牟振彬說。
如今,修復后的一座座建筑彰顯著老街過往的韻味,精致的綠化更增添了生活意趣和古典審美。古宅臺門上的一處處彩繪、雕塑與匾額,訴說著悠遠的故事。抬頭可見的飛檐翹角,鐫刻著特色的漁文化——屋脊兩頭翹起如同一艘漁船,飾有海浪紋、魚紋等紋樣……
節假日的傍晚時分,老街建筑外立面和廊檐下掛滿的輪廓燈和古典燈籠一齊點亮,葭沚老街流光溢彩。高科技燈光秀演出《錦繡文昌》與人們見面。演出以鷗鷺為引、光影音為媒,活化臺州歷史傳說,盡顯臺州的古典與現代、人文與風物。
街坊鄰里興奮地看到,“昔日古街又‘回來’了”“老街也‘年輕’了、熱鬧了”。
與位于市中心“文藝”“現代”的葭沚老街不同,位于章安街道回浦村的章安老街有著另一番特色。
葉再來和葉偉正父子是臺州市非遺項目錫器制作技藝傳承人。他們居住的房子已經有兩三百年歷史,樓下開店、樓上住人。一件件由他們制作的錫壺、燭臺,成為老街居民家家戶戶的必備品。
章安老街長約600米,東西走向,明清時期遍布旅店、當鋪、南北貨號等各種店鋪。如今,章安老街上集中了木雕、剪紙、石雕和篾竹制作技藝等10余個非遺項目,還專門建設了“古郡書吧”,既展示和銷售非遺作品,也能讓游客進行互動體驗。
“現在來古街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我們適時開發了書簽、扇子等文創產品,還不斷在老題材的基礎上進行內容設計和創新,以及技法的升級,市場反響不錯?!迸_州市非遺項目章安剪紙技藝傳承人、“80后”楊計兵喜笑顏開。
臺州刺繡技藝是浙江省非遺項目?!巴ㄟ^創意設計,我們在對臺繡的文化、技藝和藝術元素進行萃取的基礎上,融入了實用功能?!眰鞒腥肆窒颊f,“我們正在策劃進駐老街,以‘刺繡+’的跨界思維,開發出多元化的產品,讓刺繡工藝以更實用、更國潮的姿態走進居民日常,融入衣食住行?!?/p>
葭沚老街、章安老街……如今的老街成了臺州市民找尋臺州記憶、游客休閑旅游享受的空間?!霸谳鐩b穿梭、章安停留,不僅感受到了城市文脈的延續,也讓我們在品味歷史、感受當下的亦古亦今的融合體驗中,對家園有了更多熱愛?!薄?0后”市民周航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