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618”,網購高峰如期而至。但是,沖動消費下的售后服務,總是令人煩惱。
“一個相架不到1公斤重,打包完不到2公斤,但運費竟然按照9公斤計算,從上海送到東莞,要50多元,太離譜了!”消費者陳女士投訴,她在“618”大促中買了一款相架,售價不到百元,商家承諾“七天無理由退貨”。收到實物后,陳女士不太喜歡,卻在退貨時遭遇“高價運費”,“上海到東莞的運費2公斤不到20元,為什么退貨要收50多元?”
原來,網上的“無理由退貨”并不是“無成本退貨”,有些商品的退貨成本甚至非常高。
(資料圖)
“輕拋貨”容易產生“高運費”
記者調查發(fā)現,為陳女士提供快遞服務的快遞員并沒有亂開價,而是她要退的相架包裝比較特殊——經過層層防碎包裝后,最終該快件的外包裝尺寸大約為50厘米*50厘米*30厘米,得按體積折算重量,大約為9公斤。
“這種快遞我們叫‘輕拋貨’,雖然重量不重,但體積大占地方,所以要按照體積折算成重量。”一名快遞小哥舉例,“空的行李箱是典性的輕拋貨,很多行李箱不到1公斤,但體積那么大,客戶快遞時,都是根據體積折算重量的。”
查詢不同快遞公司的計費方式,記者發(fā)現,確實有“輕拋貨”一說。不同公司都有明確的折算公式,雖然略有差異,但總體差不多。“輕拋貨”的快遞價格確實是同等重量小件商品價格的數倍。
某快遞公司對“輕拋貨”和計費方式的介紹
如果商品又大又重,又怎么計算呢?這個時候,快遞公司就會將體積折算成重量,然后與商品的實際重量比較,兩者取其重計算實際運費。多名快遞員都說,這是行業(yè)慣例。所以,如果消費者要快遞大件商品,可以選擇專門運輸大件商品的快遞公司,價格會比常用小件快遞公司便宜一些。
“無理由退貨”不是“無成本退貨”
不過,“輕拋貨”的計價方式并不意味著在陳女士的消費過程中,就沒有瑕疵方——商家對“輕拋貨”的快遞計費方式并不陌生,卻并未告知消費者退貨可能產生的高運費。調查發(fā)現,不少消費者并不知道,“無理由退貨”也有成本。
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無理由退貨”已經成為電商招攬消費者的重要手段。提供這類服務的商家都會在店鋪及商品頁面標注“7天/15天無理由退貨”等。從消費體驗看,商家支持“無理由退貨”顯然是件好事,為消費者提供了反悔權。但很多消費者并不知道,“無理由退貨”有具體條款。
絕大多數商家的“無理由退貨”具體條款折疊在服務標簽中,消費者只有點擊查看詳情才能發(fā)現。根據這些條款,消費者承擔商品退回商戶的物流成本。
“無理由退貨”也是要成本的
所以,當消費者退的是售價不高的“輕拋貨”,很可能會發(fā)現,退貨成本幾乎趕上了商品價格。
特別要提醒的是,對那些體積大、重量大、易損壞的商品來說,退貨成本可能更高。
例如,不少消費者會在電商平臺選購瓷磚、沙發(fā)、床品等建材和家具,商家大多承諾“無理由退貨”。但這類商品如果需要退貨,即便選擇專送大件的物流公司,成本也不低。而且,若是在配送過程中物品損壞,得由消費者承擔責任。雖然消費者能夠向快遞公司追責,但牽扯的精力會非常多。
可見,為了避免運費糾紛,商家應當在產品頁面明確提醒,“無理由退貨”不是“無成本退貨”,并且明示“無理由退貨”的相關條款。
“退貨運費險”也不是“全保險”
還有消費者發(fā)現,部分商家不僅支持“無理由退貨”,還向消費者贈送“退貨運費險”——如果退貨,保險公司會賠付消費者運費。這是不是意味著退貨更有保障?
也不一定。因為“退貨運費險”很多時候并不能覆蓋消費者的退貨成本。
調查發(fā)現,不少店鋪提供的“退貨運費險”存在“打悶包”現象——沒有具體的保險條款,店鋪客服也不知道消費者退貨后能獲得多少賠付金額。多名客服都說,消費者只有在退貨后,才會知道退賠金額。
商家頁面呈現的“退貨運費險”介紹非常簡單
記者收集了部分享受過“退貨運費險”賠付服務的消費者案例,發(fā)現大部分“退貨運費險”的賠付金額是商品的“首重快遞費”。以陳女士的相框為例,如果有“退貨運費險”,保險公司可賠付上海至東莞1公斤商品的快遞費,大約12元,不到陳女士實際支付快遞費的1/4。
針對家電、建材、家具等大件商品,部分店鋪還提供“大件運費險”。但不論是商品頁面還是客服介紹,也都無法明確消費者可以獲得的賠償金額或者退費保險計算方式。但有客服明確說,“不太能全額支付快遞費”。
很多客服都表示不知道退貨運費險的賠付比例
可見,即使有“退貨運費險”,也不能實現“無成本退貨”。這一結果也說明,商家和消費者都要更加客觀地看待“無理由退貨”這一服務:
一方面,商家應當告知消費者退貨可能面臨的成本,不能用“無理由退貨”和“退貨運費險”誤導消費者“無成本退貨”。
另一方面,消費者在選購商品,尤其是可能產生高額運費的商品時,要更加謹慎,避免為“沖動消費”買單“天價快遞費”。
原標題:“618”薅羊毛別忘這個細節(jié)!就算有“無理由退貨”和“運費險”,也別隨便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