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了有效推進新方案、新課標的落地,確保新課程標準學習順利開展,2022年12月9日上午,由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青羊區科學教研員王琪老師組織,成都市勝西小學承辦的青羊區新一輪課程改革小學科學“學科周”活動暨四川省吳臻華名師鼎興工作室成都青羊陳莉工作站教學研討活動在云端拉開了序幕,會議由工作站學員王宇老師主持。
首先是王琪老師就科學“學科周”活動的意義做了發言,希望老師們認真參與學習活動,積極投身到新一輪課程改革中。
接下來由青羊名師、青羊區學科帶頭人、四川省吳臻華鼎興名師工作室青羊陳莉工作站的負責人陳莉老師帶來展示課《鳥笛中的聲音科學探秘》。陳老師利用民間玩具鳥笛,引發學生思考發聲原理,學生受到啟發,再提出利用針管為材料,設計并制作針管鳥笛,進行演奏的項目活動。該課融入了新課標中提倡的跨學科式教學,把科學、數學、技術、藝術等學科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陳莉老師的課探索了新的教學模式,項目式的探究和學生沉浸式的學習,無疑為老師們打開了教學研究的新殿堂。
隨后,四川省吳臻華鼎興名師工作室青羊陳莉工作站學員孫林靈老師,就學校科學課堂利用民間玩具為載體開展的跨學科教學探索進行了專題匯報。孫老師用一個個鮮活的教學案例,分析了跨學科教學探索的目的和意義,呈現了勝西小學科學組老師們在學科融合上進行的大量探索。
最后,四川省科學教研員黎霞老師就陳莉老師的課例和孫林靈老師的專題報告進行點評。黎老師對陳老師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本課設計與多個學科相結合,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精神,項目式學習以學生探究為主導,學生們在整個課堂中都充滿了興趣進行沉浸式學習。同時,黎老師也對學校科學組的全體老師能長期扎實地進行課程研究給予了充分肯定。
勝西小學分會場的科學研討活動雖然結束了,但老師們對新方案、新課標的研究興趣卻被激發了,紛紛表示要將思考和探索延續下去,期待下一次“學科周”活動的到來。(賴波 通訊員 孫林靈)
青羊區小學科學“學科周”,勝西小學,分會場研討活動,順利開展標簽: 青羊區小學科學學科周 勝西小學 分會場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