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9月21日下午,外國語小學一二年級組的老師們匯聚一堂,在北四樓生本教室進行了一場低年級常規教育教學研討會。
會議由一年級學科帶頭人黃芳、段小芳兩位老師,針對低年級習慣養成教育率先做了講座,其中既有理論的提升,又有形象生動的視頻,使老師們受益匪淺。二年級學科帶頭人劉紅麗老師、方芳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了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許多切實有效的做法,也給了青年教師諸多建議。進入交流研討階段,新入職的年輕老師們提出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困惑。肖智慧、白旭東、徐國琴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們做了耐心細致的解答。大家各抒己見,討論熱烈,互幫互助,真正展現了外國語小學教師“傳幫帶”的良好作風。
外國語小學副校長張淑娜總結指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同時提倡大家:一要樂于學習和鉆研,二要勇于實踐和反思,在教育實踐中,從細節抓起,以多種有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通過本次活動,外國語小學老師們深刻地認識到了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并表示一定要長期不懈地堅持地進行好習慣的反復訓練和強化,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訊員 張立風 供稿)
標簽: 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