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淅川縣正在推進“學本課堂”教學改革,“學本課堂”關注學生能力培養,讓學生“用手操作、用耳傾聽、用眼觀察、用口表達、用心思考”,課堂上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同時體驗,啟迪學生智慧;“學本課堂”返璞歸真,強調回歸課本、重視基礎、批注教材。淅川縣荊紫關鎮中心學校在推進“學本課堂”教學改革中,結合淅川全域學校推進德育教育的特色,要求全鎮各學校、各學科課堂教學必須抓好課前課后“三步曲”、德育滲透、課本批注和課改“三個規定動作”等四個方面。鎮中心學校業務人員到各校推門聽課從“四查”入手,落實“學本課堂”教學新常規。
查課前課后“三步曲”,看落實勵志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開展情況。課前“三步曲”,即班級勵志宣誓(弘揚正能量、體現精氣神)、每日一首古詩詞背誦(堅持傳統文化學習)和師生問好;課后“三步曲”,是指整理學具(收好本節課的,找好下節課的)、擺好桌椅(全班橫成排豎成線)、有序離開教室。把課前課后“三步曲”融入勵志教育、養成教育等教育元素,符合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重在平時,貴在堅持。
查教師教案編寫有無德育目標,看課堂教學德育如何滲透。如何把德育理念落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教學行為,荊紫關鎮中心學校從德育目標編寫和課堂德育滲透兩方面引導全鎮教師做實做好。全鎮統一要求并在研課磨課環節有意識關注德育教育,要求每節課教案必須編寫德育目標、思考課堂上如何結合教學內容或學生表現開展德育教育。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有意識滲透德育教育,重在日常,貴在細節。
查學生課本批注,看學生手中導學單的使用情況?!皩W本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是輔導員,教師要善于把學習的事、訓練的事、考試的事都交給學生,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并教會學生把學習、拓展內容批注于課本對應空白處,更利于喚醒記憶,更利于復習回顧,更利于深層解讀。因此,鎮中心學校業務人員隨堂聽課和深入教室時,通過檢查學生的課本批注情況、檢查學生隨堂運用的導學單的使用情況,就能看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教師的學習管理。
查課改“三個規定動作”,看“學本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力度?!皩W本課堂”以學生學習為本,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倒逼教師轉變教學理念,真正落實變“教”為“導”,荊紫關鎮中心學校要求作課教師課堂必須落實“三個規定動作”:在備課備好作業、制訂好學習導單(導學單)的基礎上,對知識性問題(即學生自學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要在黑板或者課件上公示答案(目的是考慮到學生學習程度的參差不齊,公布答案讓學生自己對照、自己糾錯);要有小組學習,規定必須站起來分組討論問題;要有學生代表到講臺上反饋評價。我們用順口溜形式要求教師記住“黑板(課件)對答案,小組學習看得見,學生代表講臺站”。“三個規定動作”的深入落實,一定會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
荊紫關鎮中心學校通過日常教學管理的“四查四看”,研究解決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和突出矛盾,從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深入師生進行把脈問診,做到從管理層面加大教改工作的推進力度。
(通訊員 時新芳 供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