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河南省召開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暨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倒計時100天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賽事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倒計時100天!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暨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官宣將于今年8月在洛陽舉辦
發布會上,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執行主任,河南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宇峰介紹,經省委、省政府批準,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暨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將于今年8月在洛陽舉辦,8月18日開幕,8月28日閉幕。
(相關資料圖)
河南省運動會每四年一屆,由省政府主辦,是全省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大型綜合性體育盛會。省運會自1959年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13屆,成為檢驗全省體育事業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也是對全省各地市、各行業體育工作的全面檢閱和展示。
共設青少年競技組、學生組和社會組三個組別
本屆省運會的主題口號為“奮進河南新時代健康中原更出彩”。省運會共設青少年競技組、學生組和社會組三個組別,其中,青少年競技組設24個大項633個小項,是河南歷屆省運會賽事項目設置最多的一屆;學生組分為大學生組和中學生組,大學生組設17個大項,中學生組設15個大項;社會組共設32個大項,其中省轄市組設19個大項124個小項、省直和中央駐豫單位組設13個大項30個小項。
青少年組賽事籌備情況:建立了洛陽市、省各運動項目中心對接工作機制和聯絡員制度,定期通報協商一次工作進展情況。各項目組按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印發了青少年競技組競賽規程,確定了決賽期間各項目場地安排、競賽日程、決賽時間和場地安排。經初步統計,青少年競技組決賽階段參賽運動員10403人次,加上單項競賽委員會、裁判員、領隊、教練員等共約14600人次。組織對參加省運會的853名地市教練員進行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知識培訓。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射箭、武術等21個大項的預賽。
學生組賽事籌備情況:學生組充分利用教育系統現有場地、師資等資源,承辦單位定在全省各地部分學校,由洛陽師范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等20余所學校承辦。目前,省學生體育總會各單項分會已與各承辦單位建立聯系機制,下發了乒乓球、冰雪等項目競賽規程,研究起草田徑、武術等其他單項競賽規程。
社會組賽事籌備情況:積極與洛陽市、省委省直工委、省總工會協商,擬定了籌備工作計劃,成立了社會組32個比賽項目的單項競委會,建立社會組各單項競賽工作機制。印發了規程總則和各單項規程,省轄市組預報名人數近5700人。組織物料制作、器材選配、場館租賃、裁判選調培訓等工作。目前省轄市組賽事場館及時間基本確定,其中省直機關組將于5月底開賽。
省運會第三次“花開洛陽”,如何當好東道主?洛陽做好各項服務確保省運會成功舉辦
發布會上,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委員、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麗君介紹,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是黨的二十大之后河南舉辦的首個綜合性體育賽事,也是1986年省六運會、2010年省十一運會以來,省運會第三次“花開洛陽”。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也將同期在洛陽舉辦。洛陽將聚焦“設施一流、環境一流、組織一流、服務一流、成績一流”,突出“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發展添彩”,各項籌備工作高效、扎實、有序推進。
場館丨6月上旬前,所有比賽場館全部完成提升改造達到比賽要求
目前,洛陽市各類省運會場館建設已經基本完成,自行車館(2000座)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區體育場(4萬座)主場塑膠跑道翻新、場館安全檢測、消防設施改造等工作均已完成,能夠滿足省運會各項比賽需求。本屆省運會青少年競技項目主要在洛陽新區體育中心7個場館及洛陽市宜陽縣、欒川縣和洛陽師范學院等地舉辦;社會組各項目主要安排在新安縣舉辦;殘運會比賽項目主要在宜陽縣舉辦,各項無障礙改造提升工作正在加緊實施。6月上旬前,所有比賽場館將全部完成提升改造任務,達到省運會的比賽要求。
服務丨食宿、交通、安保等方面準備就緒
洛陽堅持精心、細致、周密、優質做好各項服務,確保省運會成功舉辦、順利圓滿。食宿保障方面,綜合考慮交通運輸、食品安全、衛生環境等因素,初選了中心城區32家定點接待酒店,指導各酒店逐一制定接待服務方案,按照賽事要求提前開展人員培訓,提高接待服務質量。
交通保障方面,配足酒店往返賽場接待車輛,確保20分鐘內抵達賽場;提前研究謀劃交通疏導方案,做好體育場館周邊重要道路的維修保養,確保安全通暢。
志愿者服務方面,堅持優中選優,從駐洛高校等招募1500多位志愿者,加強基本常識和技能培訓,充實工作力量。
環境整治方面,圍繞比賽場館周邊、交通要道、重要商業街區、賓館飯店、城市出入口等重要區域、重點部位,加強市容市貌巡查監管,為省運會打造整潔、優美、舒適的環境,展示洛陽亮麗形象。
安全保衛方面,細化完善安全保衛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合理規劃場內場外交通路線,確保出入有序、快速疏散;抓好食品藥品監管、衛生防疫、電力供應、消防安全等,加強極端天氣研判預報和應對,確保賽事安全穩定、萬無一失。
規模大、項目多、范圍廣 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吸引約1400人報名參賽
發布會上,河南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吳霄在答記者問中介紹,河南殘疾人體育事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殘疾人積極參與康復健身運動,走出家門,走向賽場,融入社會,親身感受到了體育的快樂。同時,全省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殘疾人運動員,近5年來他們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中累計獲得金牌158枚、銀牌103枚、銅牌115枚,為國家和河南爭了光、添了彩,為全省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設13個項目、330個小項比賽
為持續推動全省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經省政府批準,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將與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在洛陽市同期舉辦,開閉幕式合并進行。來自17個省轄市、濟源示范區代表團的運動員將參加本屆殘疾人運動會。本屆殘疾人運動會將設置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車、跆拳道、盲人跳繩、象棋、圍棋、三人制聾人籃球(男、女)、坐式排球(男、女)、盲人門球(男、女)、旱地冰壺(男、女)等13個項目、330個小項的比賽。
比賽分提前賽期和主賽期進行。提前賽期擬于6月份舉行,將組織跆拳道、盲人跳繩、象棋、圍棋、三人制聾人籃球(男、女)、坐式排球(男、女)、盲人門球(男、女)、旱地冰壺(男、女)等8個項目比賽。主賽期擬于8月22日至26日舉行,將組織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車等5個項目比賽。
本屆賽事報名參賽運動員約1400人 參賽人數為歷屆之最
本屆殘疾人運動會有規模更大、項目設置更多、參賽范圍更廣的特點:整體規模更大,本屆賽事報名參賽運動員約1400人,較上屆增加200余人,參賽人數為歷屆之最;項目設置更多,本屆賽事共設置13個大項,對標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新增了跆拳道、旱地冰壺項目以及盲人門球、坐式排球、三人制聾人籃球殘疾人大眾比賽項目;參賽范圍更廣,本屆賽事首次設立大眾比賽項目,鼓勵更多殘疾人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營造殘疾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濃厚氛圍。
展青春風采!1.2萬名學生運動員將參加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學生組競賽
發布會上,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副主任、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李金川在答記者問中介紹,本屆省運會學生組分為大學生組和中學生組,并且各設置了很多比賽項目,大學生組設17個大項、中學生組設15個大項,包括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武術等。河南省教育廳指導省學生體育總會及各單項分會,負責各個競賽項目的籌備工作。具體承辦的洛陽師范學院、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河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20余所學校都分別承擔了不同的組別、不同項目的比賽任務。其中,在洛陽市舉辦的有田徑、乒乓球、網球3個大項的比賽。
省運會學生組的競賽計劃已經下發,各項賽事比賽時間為2023年5月—8月,預計有1.2萬多名學生運動員參賽。學生體育總會各單項分會已與各具體承辦學校建立了聯系機制,各單項競賽日程、場地等都已對接完成。截至5月8日,乒乓球、網球、跆拳道、棋牌、冰雪等項目競賽規程已下發,田徑、足球、羽毛球、賽艇等其他各單項競賽規程正在制定中,將于近期下發。目前,各個承辦學校在學生體育總會的指導下正在組織隊員加緊訓練,爭取在全省運動會上大展風采。
省運會期間洛陽公共體育場館免費開放 參賽者免費乘坐公交地鐵
發布會上,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委員、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麗君在答記者問中介紹,籌備省運會過程中,特別是去年以來,洛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體育惠民力度,建成了108個社區體育公園,打造了“15分鐘健身圈”,極大方便了群眾鍛煉休閑。
洛陽將在省運會舉辦期間,實行公共體育場館、社區體育公園免費開放,讓體育運動愛好者更好地享受健身服務。此外,省運會舉辦期間,洛陽還將對所有來洛參賽的運動員、裁判員、工作人員實行公交、地鐵免費乘坐,讓大家在緊張的比賽之余感受到洛陽的熱情和溫度。
以城市為背景,以遺址為舞臺!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開閉幕式值得期待
發布會上,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委員、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麗君在答記者問中介紹,省十四運會,洛陽將繼續突出古都文化、漢服文化元素,將其融入志愿服務和多個比賽之中,讓廣大人民群眾、體育愛好者和省內外游客在運動會期間感受古都文化,沉浸式體驗洛陽特色。
開閉幕式是運動會的標志性“重頭戲”,歷來都廣受大家關注。據悉,洛陽市將打破傳統體育運動會開閉幕式舉辦形式,以應天門、九洲池為主場地,結合定鼎門、天街等城市文化地標,著力為觀眾呈現一次與眾不同的開閉幕式。
任麗君表示,本屆省運會,洛陽將發揚首創精神,從突出河南氣派和洛陽特色、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展示經濟社會和體育事業發展成果的角度,改革傳統模式,打造全新形式,走出室內、走向戶外,走出體育場館、走進遺址公園,以城市為背景,以遺址為舞臺,持續用好特色文化IP,著力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開閉幕式,有效提升省級運動會影響力、傳播力和關注度,提升參賽人員對洛陽的體驗感,提升競技體育對群眾體育的拉動效應,提升舉辦省運會給洛陽人民帶來的獲得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