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進一步推動“雙減”落地,讓教育回歸本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孩子們的勞動實踐能力,許昌市第十六中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蔬菜種植勞動實踐活動。
重視勞動教育,建立“蔬香百樂園”,“責任田”分配到班,學校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中精心為每個班級保留一塊屬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常規教學,勞動教育基地成為學校文明創建的重要陣地。7月2日,記者參觀了許昌市第十六中學師生們的勞動教育基地“蔬香百樂園”。春去夏來,師生們在這里留下了勞動的身影。
據了解,2023年4月,許昌市第十六中學開發出面積近150平方米的蔬菜基地,把勞動教育納入學校日常教育活動中,并將勞動教育與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相結合。
走出“書香”教室,走進“蔬香”菜園,在感受勞動快樂的同時密切了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也讓學生們認識到勞動的可愛、可貴、可敬,更深切地體會到了勞動的不易,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
八年級(1)班班長胡金銘對記者說:“這學期,我們班菜地選種的是黃瓜、豆角和西紅柿。看著它們從菜芽長成綠油油的一大片,我們開心極了。同學們分成幾組,輪流給它們澆水、除草。黃瓜、豆角和西紅柿的成長過程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事物的成長都需要一個適宜的環境和外界的幫助,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來愛護校園環境、愛護自然環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方可知凡事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許昌市第十六中學校長張艷介紹說,學校創辦勞動教育基地的初衷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落實和踐行“五育并舉”,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實踐體驗勞動的樂趣,鍛煉勞動能力,提升勞動素養;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培育責任感、體會快樂感、品嘗幸福感、收獲成功感。
(通訊員 靳明申 李珊珊 供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