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EMBA學員分享:這屆00后娃們的心思,你知道多少?
2022-05-12 15:27:31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70后爹媽已經看不懂00后娃們的愛好。就連90后哥哥姐姐也支支吾吾:“我和看不懂的00后操作和解了。”這代年輕人,拒絕被定義,更拒絕被長輩們“膚淺”地認為是嬌生慣養、只會吃喝玩樂的一代,他們有著一套特有的就業觀、工作觀、消費觀以及愛情觀。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大學生就業&實踐平臺刺猬CIWEI創始人兼CEO李亞平(中歐EMBA2005),通過一份獨家“Z世代青年DNA研究報告”,為你揭秘Z世代的消費觀、追星習慣和一些可以說的秘密……

中歐EMBA

此次調查歷時5個月,重點對象為1997年-2002年出生的Z世代在校大學生,覆蓋30座城市、200余所高校,累計獲得近25000個有效樣本。從就業選擇、畢業去向、入離職關注、決策路徑、個人發展預期等多視角入手,通過定性與定量結合的調研方法,希望可以給企業、社會帶來一些真實的觀察與思考。因我們自身用戶的區域分布不均勻,報告定有不周全之處,非常期待與您的溝通與探討。

1/ 關于00后的消費觀

? 00后的錢都去哪了?

2.png

大家可能都知道,00后的生活費和零花錢,比95后高了10%-15%。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類依舊排在他們的消費前列,但還是可以看到,為學習付費排在第五名,00后還是有一顆進取心的。

特別有意思的是,這次的榜單中出現了一個“買鞋”的選項。之前的榜單中,一直把鞋列入衣物的大類中,但這次,它成了一個單獨的選項。另外,潮玩手辦首次進入榜單,占比達到了3.3%。

中歐EMBA

? 花在這么多地方,錢從哪來呢?

中歐EMBA

可以看到,00后還是很有骨氣的,80%以上的同學說:“賺錢靠自己,萬事需努力。”當然也有10%的同學非常“凡爾賽”地說:“錢是小事,家人是我的堅強后盾。”但仍有25%的同學會感受到自己的“窮”,無數的誘惑和有限的零花錢總是矛盾。

? 00后會不會超前消費?

中歐EMBA

誘惑這么多,這一屆年輕人會不會超前消費?

有33%的同學選擇“我不會超前消費”,45%的同學則選了“偶爾超前消費”。

? 什么因素影響00后的消費?

中歐EMBA

簡單來說,第一關注折扣,第二關注品質,第三關注品牌,而第四居然是“平臺種草”。

種草真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么?

我們自己在小紅書的平臺上,做了一個青年薦物號來進行實驗。從零開始,三個月的粉絲數已經超過10萬了,我們也終于知道了什么叫種草,而“種草”的秘密就是真誠。

當用戶覺得你的分享不帶功利性,而是真誠地分享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見所得和所感所悟時,就會產生共鳴和信任感。當他確實有需要的時候,就會被種草。

? 00后最青睞什么設計風格?

中歐EMBA

也許出乎大家的意料,動漫、卡通,包括賽博朋克都沒有拔得頭籌,斬獲前二的居然是復古和國潮。從前年開始,我們逐漸感受到懷舊潮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包括懷舊的設計、國潮品牌。

中歐EMBA

而且可以發現,不管是什么樣的風格,蒸汽波、浮世繪還是扁平風,都會受到一部分人的喜愛。

? 讓我們談談什么是偶像?

中歐EMBA

對于00后,這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我們發現在校園里有很多同學都會追星,那么,他們到底追的是什么星?

做完這份調查之后,我們發現00后追的并不只是普通意義上的明星,報告里的“專業領域大牛”指的是科技行業和專業藝術領域的頂尖人才。

“自媒體博主”沖進了前五;另外一個非常有趣的點是,“二次元人物”和“虛擬偶像”也進入了榜單,加起來占比超過15%。

中歐EMBA

可以看到,娛樂明星的確會多一些,但同時,袁隆平老先生、羅翔老師、華春瑩,包括北京冬奧會爆火的谷愛凌,都在00后偶像榜單內。

所以說,未來的偶像一定是越來越多元、越來越豐富的。

2/ 關于00后,可能您還想知道的事兒

這也是大家非常好奇的一部分,我們做了一些你們特別想了解但沒機會問的問題。

? 你怎么看待養生?

中歐EMBA

我們得到的結論是:00后是薛定諤式養生。什么意思呢?

就是間歇性養生為主,想起來就養一下,而且怎么養呢?少喝奶茶健康吃、早睡早起少熬夜,另外在生日的時候許個愿——世界和平&身體健康,也等于養生了。

而談到養生方式,他們非常注重體檢、醫療,在他們這個年紀,已經有24%的人購入保健品了。

? 沒有一代人是不焦慮的,00后會不會更焦慮呢?

中歐EMBA

從數據會發現,他們的主要焦慮點或許和你想的不太一樣,比如戀愛焦慮只排在第七位,而個人發展焦慮、金錢焦慮和時間焦慮包攬了前三名。

疫情后,大家會發現年輕人對認真搞錢的熱情明顯提高了。同時,現在很多平臺營造的人均985、白富美/高富帥的氛圍,也給年輕人造成了無形的壓力,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快速獲得成功和財富。

? 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會怎么辦?

中歐EMBA

當emo情緒來襲時,“自己默默待一會”是多數人的選擇。雖然他們通過網上彈幕聊得眉飛色舞,但是真正在生活中碰到難過的事情時,他們大多還是選擇自己默默地待一會或者找朋友傾訴。

00后不太喜歡和長輩談心,但是作為管理者或者主管,我們還是需要用平等的方式去關注他們的情緒,避免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

另一方面,應該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讓年輕人有更多宣泄情緒的出口。

? 你社恐么?

中歐EMBA

身邊越來越多小伙伴都給自己貼上了“社恐”的標簽,我們也在調查中添加了以上問題。

來看下數據,承認“完全不社恐,我是社牛”的只有5%。那么是不是剩下95%的人都“社恐”呢?顯然不是——

整體來說,00后會比較緊張。受疫情影響,很多人害怕與人有沖突,尤其是當碰到困難或是一些自己從來沒做過、沒經歷過的事情時,他們都會表現出更緊張或拒絕的狀態。

但這真的就是“社恐”嗎?真的未必,仍有38.5%的同學選擇了“反復橫跳的社交牛雜癥”。

我們嘗試翻譯一下,大概就是對待不喜歡的事情就會感到“社恐”,而對喜歡的事情就愿意積極參與。

? “社恐”會發生在哪些場景呢?

中歐EMBA

學校、生活、工作各種場景都有。

“參加有陌生人的聚會party”是第一位,“在課堂中上臺展示作品”高居第二,還有些場景發生在公司或面試的過程中。

群面、包括1V1面試都可能引發“社恐”。公司團建被排在了社恐場景第七名,這或許意味著企業的團建需要升級了,需要更有創造性或者是能夠讓人循序漸進地切入,這都是企業不斷探索和優化的方向。

對于00后來說,他們已經開始思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社交模式。是繁文縟節還是輕松簡單,是虛情假意還是直來直去?這些都是探討“社恐”這個話題更有意義的一面。

? 關于愛情

中歐EMBA

這也是刺猬CIWEI每年都會問的問題:你怎么看待和選擇你未來的伴侶?

今年60%人選擇的是“三觀相同”。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去年這一選項的占比達72%,今年為何下降了?

選擇“顏即正義”的人去年占比3%,今年占比4%,無明顯增加,那么變化到底在哪里?我們會發現,還有11%的人選擇了“幽默”,“我不僅看三觀,我還要有趣呢”,這也說明了00后更自由放松的心態。

? 你覺得明天會更好么?

中歐EMBA

這也是一道我們每年會堅持調研的問題:這個世界會好么?

“堅信明天會更好”的人占比約占30%。疫情確實改變了很多,包括大家對未來的期許,但是希望大家在感受到壓力和專心搞錢的同時,也能滿懷希望,并堅信雖然道路曲折,但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3/ 最后,還有些思考……

最近,B站上有兩個挺火的UP主:一位是風華正茂的何同學;一位是看起來好像已經30歲但實際年齡只有23歲的大猛子,他只比何同學大一歲。

何同學是北郵畢業,大猛子是河北農業大學土木工程畢業。何同學采訪蘋果CEO,畢業自主創業;大猛子每天騎著小摩托,踩著泥濘去工地上班。

中歐EMBA

刺猬曾寫過一篇介紹這兩位UP主的文章,底下有一條高贊的評論是這么說的:人人都想做何同學,但是在現實中,人人都是大猛子。我想說的是,不管是何同學還是大猛子,都非常寶貴。

世界是很多元的,我們欣賞壯闊的落日,也喜愛璀璨的星辰,我們喜愛睿智的何同學,也欣賞幽默樸實的大猛子。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確實在科技上突飛猛進,不斷突破極限,不斷挑戰邊界。將來有一天,我們也可能真的生活在火星,但是不管我們飛多高、跑多遠,最終我們都要從自己手上,把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交給下一代。

我們建議所有企業家朋友,在人才獲取上盡可能堅持多元化模型,不要貼標簽。如果我們只想要整齊劃一的某類人,那么我們最后培養出的所有人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毫無個性可言,那這個世界也太無趣了。

我們希望看到百花齊放,那就要包容差異化,鼓勵多元化,讓每一個年輕人都能享受平等的機會。只有這樣,年輕人才會各有各的精彩,中國企業的活力才會更強,未來才有更多創新的可能。

衷心地希望我們都能給所有的同學更多的機會,幫助他人、成就自己,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對于有比商業成功更高追求的企業家和資深高管來說,中歐EMBA課程是一場思想激蕩碰撞的知識盛宴,一段自我探索、知行合一的學術旅程。在中歐EMBA 校友中,有著眾多在中國商界熠熠生輝的名字。中歐EMBA學生須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十年以上工作經驗并包含七年以上管理經驗。中歐EMBA課程在中歐上海、北京、深圳校區均有開設,為兩年制在職學習,每月集中四天授課。春秋兩季招生,春季班5月開學,秋季班10月開學。

課程咨詢

上海 021-28905888

北京 010-82966666

深圳 0755-36995166

公眾號:CEIBSEMBA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